广大同学要想顺利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物理容易混淆的电学概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 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 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 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以上就是高二物理容易混淆的电学概念,以供同学们参考。
2016第二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反思
2015年高考物理寒假备考全面指导
2015甘肃高考物理大纲解析及备考建议
新人教版初二期中物理试题
2015年高考物理审题的十个小技巧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之透镜
2015年高考物理备考计划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高考复习指导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需注意的问题
初二物理期中考反思范文2016
初三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之电阻
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第十章第2课时
2015年北京高考物理考试说明分析解读
201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重难点复习点拨
春季学期初二期中物理复习试卷
高三物理公式辅导:气体的性质公式总结
初三下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反思
初三下学期物理教学计划第18章电功率
2016年下册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初三下册物理期中复习要点之热机的效率
高三生必读:2014高考物理各题型详解及应对策略
高三必读:高三生如何进行高考物理复习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复习知识重力
2015高考物理总复习:物理实验题如何拿高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教学计划模板欧姆定律
2015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物理重视学生演示实验
备战2015高考:高中物理超强解题方法
2015高考复习:高考物理审题的十个小技巧
高三物理公式辅导: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