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下面是振动波和光专项练习题,请考生认真练习。
1.(2015高考重庆卷)(1)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图所示.M、N、P、Q点的颜色分别为()
A.紫、红、红、紫B.红、紫、红、紫
C.红、紫、紫、红 D.紫、红、紫、红
(2)下图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4 s.求该波的波速并判断P点此时的振动方向.
解析:(1)光在水珠中折射时,折射率越大,折射角越大,故选项A正确.
(2)由题图知波的波长=1.0 m,又周期T=0.4 s
则该波的波速v==2.5 m/s
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靠近振源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可以判断P点沿y轴正方向振动.
答案:(1)A (2)该波的波速:2.5 m/s P点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2.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经折射后射出a、b两束光线.则________.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2)平衡位置位于原点O的波源发出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水平x轴传播,P、Q为x轴上的两个点(均位于x轴正向),P与O的距离为35 cm,此距离介于一倍波长与二倍波长之间.已知波源自t=0时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周期T=1 s,振幅A=5 cm.当波传到P点时,波源恰好处于波峰位置;此后再经过5 s,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求:
P、Q间的距离;
从t=0开始到平衡位置在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在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解析:(1)通过光路图可看出,折射后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选项C错误.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B正确.由n=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选项A正确.入射角增大时,折射率大的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a光首先消失,选项D正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根据x=得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选项E错误.
(2)由题意,O、P两点间的距离与波长之间满足OP=
波速v与波长的关系为
v=
在t=5 s的时间间隔内,波传播的路程为vt.由题意有
vt=PQ+
式中,PQ为P、Q间的距离.由式和题给数据,得PQ=133 cm
②Q处的质点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时,波源运动的时间为
t1=t+T
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每经过,波源运动的路程为A.由题给条件得
t1=25
故t1时间内,波源运动的路程为
s=25A=125 cm
答案:(1)ABD (2)133 cm 125 cm
3.(2015衡水中学高三调研)(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1是波传播到x=5 m的M点的波形图,图2是质点N(x=3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Q是位于x=10 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这列波的波长是4 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25 m/s
C.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y方向
D.质点Q经过8 s时,第一次到达波峰
E.在0~16 s内,质点Q经过的路程为11 m
(2)如图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光屏,光屏的左侧有半径为R、折射率为的透明半球体,O为球心,轴线OA垂直于光屏,O至光屏的距离OA=R.一细束单色光垂直射向半球体的平面,在平面的入射点为B,OB=R,求:
光线从透明半球体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的角度.
光线在光屏形成的光斑到A点的距离.
解析:(1)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为4 m,周期为4 s,因此波速v==1 m/s,故A正确,B错误;由于波沿x正方向传播,由同侧法知M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根据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一致知,M点以后的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沿y轴的负方向,C正确;质点Q第一次到达波峰所需的时间t== s=8 s,D正确;由于经过5 s,Q才开始振动,再经过11 s,质点Q经过的路程为x=4A=1.1 m,E错误.
(2)如图所示,由折射定律,有
n==
其中i=30 解得=60
所以出射光线偏离原方向
=60-30=30
由几何知识,有CD=R,
OD=R
所以AD=R
所以AE=ADtan =
答案:(1)ACD (2)见解析
4.(2016陕西八校联考)(1)(多选)关于波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B.光波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更容易发生衍射
C.波源沿直线匀速靠近一静止接收者,则接收者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会比波源频率低
D.不论机械波、电磁波,都满足v=f,式中三个参量依次为波速、波长、频率
E.电磁波具有偏振现象
(2)如图所示,AOB是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圆柱体横截面(O为圆心),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OA平面,这些光线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AB面上射出,设凡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求圆柱体AB面上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表面的几分之几.
解析:(1)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速和波长会变化,始终不变的量是频率,A正确;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后,波长减小,更不容易发生衍射,B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减小,则接收到波信号的频率升高,C错误;公式v=f适用任何波,D正确;电磁波是横波,横波具有偏振现象,E正确.
(2)从O点射入的光线,折射角为,根据折射定律,有:n=,解得:
=30
设从某位置P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到AB弧面上的Q点时,在Q点的入射角恰等于临界角C,有:sin C=
代入数据得:C=45
PQO中=180-90-C-=15
所以能射出光线区域对应的圆心角
=90--=45
能射出光线的部分占AB面的比例为=
答案:(1)ADE (2)见解析
振动波和光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2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7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7.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9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1
人教版必修二6.1《行星的运动》WORD教案9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0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13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WORD教案5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
人教版必修二7.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3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4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2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2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8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WORD教案6
人教版必修二7.3《万有引力定律》WORD教案1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