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下面是2016届重庆高考物理考点强化练习试题,请考生练习。
1.(2015福建理综)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l为________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93 (2)A (3)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
解析:(1)l=14.66cm-7.73cm=6.93cm
(2)应逐一增挂钩码,不能随意增减,A项正确。
(3)弹簧下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过大,使弹簧形变量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不再是线性变化。
2.(2015浙江理综)甲同学准备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乙同学准备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图1中A、B、C、D、E表示部分实验器材,甲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_______;乙同学需在图中选用的器材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乙同学在实验室选齐所需器材后,经正确操作获得如图2所示的两条纸带和。纸带________的加速度大(填或),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答案:(1)AB BDE (2) (2.50.2)m/s2
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需要在竖直面上打出一条重锤下落的纸带,即可验证,故选仪器AB,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需要钩码拉动小车打出一条纸带,故选BDE。
(2)纸带中前第1、2点与第2、3点的位移差为三个点的位移差为
x1=(32.40-30.70)-(30.70-29.10)=0.1 cm。
纸带中前第1、2点与第2、3点的位移差为三个点的位移差为x1=(30.65-29.00)-(29.00-27.40)=0.05 cm,
根据逐差法x=aT2可得纸带的加速度大,大小为a==2.5 m/s2。
3.(2015课标)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
答案:(1)3.25 1.79 (2)C
解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a=
=3.25 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C==1.79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gsin gcos ,所以要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4.(2015江西八校联考)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A,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
A.2tan B.
C.k D.
答案:(1)BCD (2)1.3 (3)D
解析:(1)由实验原理图可以看出,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到小车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故不需要测砂和砂桶的质量,也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A、E错;为保证绳上拉力提供合外力,必须平衡摩擦力,B对;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C对;为了多测几组数据,需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多做几次实验,D对。
(2)由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将T=3s=0.06s,代入可得a=1.3m/s2
(3)由题图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有
2F=Ma,
得a=F
则图象斜率k=,得小车的质量M=,故A、B、C错,D对。
5.(2015山东理综)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
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 0.50 1.00 1.50 2.00 2.50 l(cm) l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找出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 O。
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
(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1)如图甲所示 10.0(9.8、9.9、10.1均正确)
(2)1.80 (3)如图乙所示 (4)FOO
解析:(1)作出F-l图象,求得直线的截距即为l0,可得l0=10.00 cm。
(2)可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50 N/m;若OA=6.00 cm,OB=7.60 cm,则弹簧的弹力F=kl=50(6.00+7.60-10.0)10-2 N=1.8 N;则此时FOA=F=1.8 N;(3)图略;(4)通过比较F和FOO的大小和方向,可得出实验结论。
2016届重庆高考物理考点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的所以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预祝考生可以金榜题名。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初三物理压强教案
初三物理力教案
初三物理密度教案2
初三物理浮力教案
初二物理下学期汽化和液化教案
初三物理密度教案(知识拓展)
初二下学期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初三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
初三物理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教案
初三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辅导教案
初三物理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教案
初三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教案
初三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教案
初三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教案(知识扩展)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认识浮力》教案
初三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教案
初三物理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教案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神奇的升力》教案
初三物理质量教案1
初三物理力和机械教案
初二下学期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初三物理摩擦力教案
初三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初三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三物理密度教案
初三物理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案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飞出地球》教案
初二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初三物理物理物体的惯性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