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三年物理课代表,对物理的学习深有感触,也经历了从疑惑迷茫到豁然开朗的过程,高考中物理考了143分,虽然离最高分还有差距,但愿意跟同学分享我高考物理复习的五点心得:
1.观察生活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2.知识分层
通常进入高三后,老师一定会帮我们梳理知识结构,物理的知识不单纯是按板块分的,更重要是按层次分的。比如,力学知识从基础到最高级可以这样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公式,牛顿三大定律(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越高级的知识越具有一般性,通常高考中关于力学、电学、能量转化的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到各个层次的知识。这也提醒我们,当遇到一道大题做不出或过程繁杂时,不妨换个层次考虑问题。
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有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提供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4.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5.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可以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高分生分享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的五点心得的内容就为考生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观摩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的启示
气球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新课改下的物理习题教学
物理复习课减负增效的思考和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物理教学最优化
关于初中物理教材再开发的思考
激趣 激思 激情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联系生活,体现“STS”
谈物理演示实验中的“五要五忌”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
落实新课标的重要环节
浅谈农村初中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尝试
浅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
八年级物理六大实验剖析
谈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优化
新教材、新特点、新理念、新转变
新课改物理课堂教学有感
新课标物理教学下的改革探索
浅论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对策
新课程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物理新教材中的误区及对策
对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作用的再认识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一组趣味性小实验
浮力大小等于什么VS浮力的影响因素
“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