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的学习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冲刺。,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物理复习资料。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15℃时,V空气=340m/s)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V固V气。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 骨传导
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6、 响度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符号是dB)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
距发声体远近、向一个方向传声(声音是否分散)也会影响响度大小。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特色。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9、噪声定义: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1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S17m)。
发生共鸣的条件:一个物体已经振动,另一物体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同且距离较近。
12、超声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 . 超声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很大且非常密集。超声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
应用:B超、回声定位、超声波报警器(信息)、清洗机械零件、去结石(能量)等
13、次声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次声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很小,能传得很远;穿透力极强,破坏力极大。 14、人耳听声范围是20Hz-20000 Hz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需弥补一轮复习的不足
201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5大策略:高考物理突出综合能力
高考物理常见问题答疑:做题没有解题思路怎么办
2014年高三物理答题指导:学会总结解题方法
历届高考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汇总
2014年高考物理最后复习:计算题高分技巧
名师指导:高考理综物理复习考试四大忌讳
2013高考复习:高考物理解题技巧十个小技巧
2014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初三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014年高考物理冲刺:六大丢分突破环节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及常见易错题
2014年高考辅导:高考物理最佳复习方法
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知识点:第二节热机的效率
高考物理答题冲刺:合理利用易错题来提分
2014年高考物理题型试题详解:高考物理实验题答题技巧
实例分析高三物理学习规划方法的三大问题
2014年届高三考生高考物理应试抢分方法
北京高考理综物理实验题深度解析
名师指点2014年高考物理冲刺要点
2014年届高考物理应用考试的九个抢分方法
2014年高考物理复习应试攻略: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图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第18~20章检测试题
2014年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如何拿下80%的分数
2014初中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
第3节摩擦力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初二下册物理
201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答题技巧:计算题轻松拿高分
2014年高考:高三生如何进行高考物理复习
2014年高考物理知识点、方法规律口诀巧记忆
2014年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常用的两种解题方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