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1、名词:
透镜:由透明材料磨制而成,两个折射面都是球面,或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物理知识点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4
2013鲁科版必修二《斜抛运动》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5.2《牛顿第二定律》WORD教案2
鲁科版必修一4.2《力的分解》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4.2《力的分解》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word教案5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动能的改变》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一4.4《平衡条件的应用》WORD教案3
2013鲁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word学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4.4《平衡条件的应用》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必修二《向心力的实例分析》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1
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5
2013鲁科版必修二《离心运动》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1《高速世界》word教案4
2013鲁科版必修二《功和能》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word教案
鲁科版必修一4.2《力的分解》WORD教案3
鲁科版必修一4.3《力的平衡》WORD教案2
2013鲁科版必修二《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测定》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必修二《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word教案
2013鲁科版必修二6.2《量子世界》word教案5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