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整理了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精选,希望帮助您提供多想法。
一、温度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以备借鉴。
阅读型STS中考试题的欣赏
中考物理命题技术探索之选择题
科学方法与中考
2007年中考力学部分命题趋势分析
2011年中考物理作图展望
关注中考热点 积极备考冲刺
中考探究题的考查方向探秘
2010年中考速度图像题欣赏
中考物理试题与语文学科的联系
新课标下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中考命题视野盲点及其应对策略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试题编制的误区及思考
对新课标下中考实验题的命题分析
江西省2009年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009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浅析
从近年我市使用的中考物理卷看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
展望2008年物理中考走向
浅析中考的新题型
研究中考命题 教学有的放矢
中考实验探究题盘点
新课程中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
2009年中考试题中的新题型
LED照亮上海世博会
江苏省盐城市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综合Ⅰ(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常见机械的效率中考探究题欣赏
中考估算题归类解析
例析中考探究性试题的几种类型
命题如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科学探究如何考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