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期中考试考查的是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内容很多。各科都已经进入复习阶段,现在大家都在忙碌的复习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合生活常识,对选项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看是否符合实际,然后排除不正确的,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本选项不符合实际;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故本选项符合实际情况;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2.(2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D.冬天,湖水结成冰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雾的形成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由液体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3.(2分)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D.增强音色
考点:响度;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响度和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解答:解:医生如果不用听诊器,无法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分散了,响度变小了.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5.(2分)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B.船和岸C.山和船D.风和岸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
解答:解: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山是运动的;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6.(2分)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结合题意从影响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可做出解释.
解答:解:根据题意要寻找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从而减慢了水分蒸发的原因,就要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考虑,那么减慢水分的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本题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只有D的说法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解答:解:
A、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位置没有变化,即静止;
B、已知时间间隔相同,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也相同,说明物体在这一时间内可能做匀速运动;
C、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8.(2分)妈妈在炖骨头汤时,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骨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妈妈的做法不科学
D.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即保持在沸点温度不变).
解答:解: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不能更快的让骨头变熟,使用高压锅提高水的沸点,可让骨头快变熟;故A错误;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改用小火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B错误;
C、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用大火和小火都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改用小火可节约能源;故C错误;
D、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即保持在沸点温度;故D正确;
9.(2分)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 )
A.声音的音色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因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
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10.(2分)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c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B.bC.cD.d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同种物质气压不变,沸点不变.
解答:解:
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沸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
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快,所以A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
11.(3分)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
A.蜡B.冰C.玻璃D.铁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解答: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选项中,属于晶体的有:冰、铁,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非晶体的有:玻璃、蜡.
12.(3分)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
D.孕妇作B超
考点: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
13.(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根据s﹣t图象找出同一时刻a、b、c对应的路程,然后由速度公式判断三图象对应速度的大小关系;
(2)由图象判断5s内,三图象的路程差;
(3)根据图象a、b、c的速度及它们5s的路程差,根据题意选择答案.
解答:解:(1)由图象知:对应同一时间t(如t=4s)a、b、c的路程关系为SaSc,
由速度公式V= 可知,VaVc;
(2)由s﹣t图象知,t=5s时,Sa﹣Sb2m,Sa﹣Sc2m,Sb﹣Sc
(3)由(1)、(2)可知甲的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故A正确,BCD错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9分)
14.(1分)(2008威海)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时的出租车专用发票.则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 300 s,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20 m/s.
考点:速度的计算;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已知上车和下车的时间,可求行驶这段路程的时间,已知里程,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出租车在该段路程行驶的时间是t=10:05﹣10:00=5min=300s,
行驶的里程为S=6km=6000m,
15.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此时汽车的行驶速度为 80km/h ,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80km/h .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专题: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1)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根据指针指示读出速度值;
(2)根据速度计上的里程数算出行驶路程,根据v= 求出平均速度.
解答:解:(1)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
(2)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
16.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产生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传播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产生;
(2)地球表面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掩耳盗铃不能阻止声音的传播;
1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考点:音调;响度..
专题:应用题.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6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8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3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1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52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9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33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51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5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4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3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3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51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9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7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2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配套练习题16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4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3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35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6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4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2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46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35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50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9
2017届江苏省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检测题50
2017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课时检测4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