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习题,这是大有裨益的,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欢迎阅读与选择!
1.B 解析: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说明甲车向后行驶;乙车以地面为参照物相对地面静止,说明乙车静止不动,而乙车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说明该乘客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故选B。
2.D 解析: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即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故A、B、C选项均错误,D选项正确。
3.C 解析:物体运动的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故选C。
4.C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在前2 s内,小华运动的路程比小明大,所以小华跑得较快,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时间t=8 s时,路程s=40 m,故小明的速度 = ,选项C正确。由题图可知,小明和小华在8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 m,选项D错误。
5.D 解析:8 h到12 h汽车的速度为0,说明汽车是静止的,故选项A正确。5 h到8 h汽车共行驶了3个小时,速度为90 km/h,其路程s=t=90 km/h3 h=270 km,故选项B正确。汽车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项C正确。汽车在2 h至4 h之间速度最快,为120 km/h,约为33.3 m/s,故选项D错误。
6. C 解析: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前面是准确值,应该是相同的,所以 是错误的。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作为该物体的长度,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项C正确。
7. B 解析:比赛成绩可看做 ,则比赛时的平均速度 ,
,故比她们平均速度大的是 ,故B选项正确。
8.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根据公式= 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选项C正确。
9.D 解析:小王速度为10 m/s=36 km/h,小李速度为= km/h=36 km/h,小张速度为36 km/h,所以三人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
10. A 解析:根据题图示可看出,中间的刻线相当于刻度尺,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比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可看出:下面的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做加速运动。也可根据曝光时间相同,设刻线上的每小格长度为 ,依据公式 ,得出下面的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选项正确。
11.ABD 解析:由s=t可知,因为速度是一定值,所以运动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A选项正确。 的值就是速度,速度是为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而引入的物理量,速度越小,表明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B、D选项正确。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定值,路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时间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但比值不变,C选项错误。
12.AC 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所以两物体在0~10 s 内都做匀速运动,由题中图像看出,在相同的时间内, ,所以 ,故 A 选项正确;在 内,甲物体的路程不变,所以甲物体没有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故 B 选项错误;由题图可知,两物体在路程是 时相遇,此时所用的时间都是 ,故 C 选项正确, D 选项错误。
13. ABC 解析: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变化,但是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选项错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定值,它的大小与物体通过的路程、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故B选项错误;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相对于教室、黑板是静止的,但是以操场上跑动的同学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故C选项错误;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 , 越小,即 越小,说明 越大,故D选项正确。
14.30 450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 ;由题图得出行驶 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 ,甲车行驶了 ,乙车行驶了 ,两车相距 。
15.1 mm 3.30 cm 解析:题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铅笔长度L=5.30 cm-2.00 cm=3.30 cm。
16.静止 12 解析:摄像师坐在摩托车上跟拍时,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摄像师与摩托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摄像师处于静止状态;选手的平均速度 。
17.船(答案正确即可) 6.25 解析: 山向船尾跑去了,说明山是运动的,即山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和山之间位置发生变化的物体有船、船上的人等,故所选参照物是船或是船上的人;小明跑的总路程 ,所用的总时间 ,所以平均速度
18.甲 乙 解析:在题图甲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 s,即小球甲运动了题图乙中只有3个时间间隔,小球乙运动的时间为 s,所以小球甲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乙运动的时间。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球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小球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小球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19.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 km/h 2 解析:标志牌上的数字50表示的意思:行驶速度不能超过50 km/h。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南京,最快需要t= =2 h。
20.(1)甲车向东行驶;(1分)甲车静止;(1分)甲车向西行驶且车速小于风速。(1分)
(2)乙车向西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2分)
解析:由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地震基本知识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火焰究竟是什么物质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物质有10种物态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电冰箱原理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超光速飞行”粒子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余震发生的原因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原子论的创始人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雨衣上的学问
运载火箭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磁学中的一个谜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