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在物理学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表达物理规律,能描述物理过程,能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近年来通过图像来考查同学们的相关能力已是一种趋势,也是命题的热点,图像的考查,能反映同学们掌握物理规律、应用物理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它涉及到初中物理的许多方面。
一、热学图像题
例1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图1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像的是( )
图1
A B C D
解析:小球内的材料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所以熔化的非晶体凝固时温度是一直降低的。
答案:D
例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2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图2
解析:酒精蒸发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温度计示数下降;但待酒精完全汽化后,温度计的示数又上升,最后和室温一致为20℃。
答案:C
例3如图3所示,是三位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做出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图3
解析: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乙
二、力学图像题
例4 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4a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
B、
C和水密度
水之间的关系是( )
图4a
A.A>
B>
C,且
A>
水
B.A>
B>
C,且
A<
水
C.A<
B<
C,且
A>
水
D.A<
B<
C,且
A>
水
解析:图像中,横轴表示体积,单位是cm3,纵轴是质量,单位是g,整个图像表示了质量随体积的变化。根据密度公式
=
,我们可以从体积为10cm3处作纵轴m的平行线,如图4b所示,并与A、B、C三条直线交于点C1、C2和C3,再分别过点作横轴V的平行线,从图中就可以看出:
A>
B>
C,又因为
水=1g/cm3,而图中
A约为2g/cm3,
B约为1g/cm3,
C约为0.5g/cm3。
答案:A
例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5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图5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在甲前面0.6米处
D.在甲前面1.2米处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两车同时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6s时,s甲=1.2m,s乙=0.6m,s甲- s乙=1.2m-0.6m=0.6m。
答案:A
例6如图6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6甲、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图6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前2s内推力的大小是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没有推动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第5、6s内推力的大小是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静止,2。
例7如图7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是( )
图7
解析:四个图像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水的压强,,四个图像表示了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随着水的流出,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逐渐减小,最后为0,但是随着压强的减小,水流的速度也逐渐变小,这也就是说压强的减小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呈现先快后慢的特点。
答案:B
例8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8a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8b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图8a 图8b
解析:图8b的四个图像中,横轴表示深度,纵轴表示浮力,四个图像表示了浮力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立方体铁块刚接触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0,随着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的增加,铁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当铁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就保持不变,与深度无关了。
答案:A
三、电磁学图像题
例9如图9所示,一个白炽灯泡,当其两端电压增加时,以下是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图9
解析: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但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通过灯丝的电流并不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完全成正比。
答案:D
例10图10中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欧姆定律”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图10
解析:图10甲横轴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纵轴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反映的是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图10乙横轴是电压,纵轴是电流,反映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
答案:甲,乙
例11用电器R1和R2上都标有“6V”字样,已知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11所示。利用该图像可求出用电器R1的额定功率是W;若把R1和R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工作,则用电器R2的实际功率是W。
图11
解析:图11中,横轴是电流,单位是安培,纵轴是电压,单位是伏特;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都是定值电阻,当U=6V时,通过R1的电流I1=0.15A,通过R2的电流=0.3A,那么R1==40Ω,R2=
=20Ω,R1的额定功率P1=UI1=6V×0.15A=0.9W。把R1和R2串联在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I2=
=0.1A,R2两端的电压为U2= I2R2=0.1A×20Ω=2V,R2的实际功率P2=U2I2=2V×0.1A=0.2W。
答案:0.9,0.2
![]() |
图12
解析:条形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答案:D
四、相关练习
1.如图(1)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图像反映的可能是( )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2.如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图像,它的熔点是℃,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持续了min,这一过程是热过程。
图(2)
3.小明从家里去上学,如图(3)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的路程一时间图像,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最大( )
图(3)
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C.在O~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
D.无法判断
4.小妍同学在研究物体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像如图(4)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
A.ρ1>ρ2>ρ3>ρ4
B.ρ4>ρ3>ρ2>ρ1
C.体积相同时固体4的质量最大
D.体积相同时固体1的质量最小
5.如图(5)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该图像,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_______________;
(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图(5)
6.A、B两车的质量相等,它们行驶过程中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在行驶过程中,两车的动能始终相等
B.在行驶过程中,A、B两车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若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以B车为参照物,则A车向西行驶;
D.若两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则A、B两车的功率之比为4:9
7.如图(7)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图(7)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8.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8)中的( )
图(8)
9.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9)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9)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10.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做出了如图(10)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0)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11.小明利用标有 “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
(1)当L1正常发光时,通过L1的电流为A。
(2)如图(11)甲所示:A、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图(11)乙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W。
12.从图(12)中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图(12)
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跟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 的速度作变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小灯泡的电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D.图丁警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急剧增长
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
1.D(图像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海波是晶体)
2.80,15,吸
3.C(在O~t1时间内,平均速度为υ1=,在t1~t2时间内,平均速度υ2=0,在t2~t3时间内,平均速度为υ3=
,从图中可以看出,υ1>υ3)
4.A
5.(1)大,(2)匀速直线
6.B(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
7.C
8.A (向盐水中加清水,鸡蛋由漂浮变为悬浮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和鸡蛋自重相等,保持不变;然后逐渐缓慢地减小。)
9.D
10.B
11.1;4(灯泡L2的电阻大,与L1串联后,正常发光的应该是L2,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6V,电路中的电流为0.5A,从图甲可以看出,此时L1两端的电压为2V。)
12.D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地磁场奥秘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运载火箭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在生活中存在的物理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响尾蛇导弹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余震发生的原因
脑电波可以变成能源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地震基本知识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生活中的物理学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电冰箱原理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磁学中的一个谜
军用的望远镜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金牛星座-超新星爆炸云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