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电路复习重点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其中电源在向外供电时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吧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给干(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②从电源正极(或者负极)出发,按一定顺序连接各个器件,防止出现短路或者断路。③连接线应顺时针绕在接线柱上,并旋紧螺母。④电源的两极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
2.电流和电流表:电流强度(I)用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的国际主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kA、mA、μA。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①电流表要串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串联。②电流要流进电流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③电流表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否则电流表很快烧坏(因为电路中,电流表等同于一根导线,并不是用电器)。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流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这样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电流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3.电压和电压表:电压(U)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是维持正负极之间有一定的电压。电压的国际主单位:伏特(伏)──V,常用单位:kV、mV。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①电压表要并联到所测电路中,要和所测的用电器并联。②并联时,电流要流进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从负接线柱流出(经过电压表的电流极小)。③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测出的就是电源电压(在电路中,电压表等同于一个几乎断开的地方,经过它的电流可以忽略不计)。
电压表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调零。②被测电压不能超过所选择的量程,否则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杯电压表。③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要先用大量程度试用,如指针的偏转在小量程之内,则改用小量程。④在不超过量程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小量程,测量结果会更精确。
电压表的读数步骤:①先看接线柱,确定所选择的量程。②根据量程,认清该量程的分度值。 ③最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读数经验:选量程,看大格,读小格。
4.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电路中只有一条路径。
②串联电路中任何一处断开,则整个电路为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
③串联电路中,开关在不同位置的作用是一样的,它能控制整个电路。
④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
⑤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⑥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用可以得到较大的电压。
5.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
②断开一条支路,其它支路仍能工作。
③干路上的总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④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⑤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⑥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所以把电池并联起来用并不能得到更大的电压。
二、欧姆定律专题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原来不导电的物体,条件改变时,也可能变成导体。如:常态下的玻璃不导电,把它烧成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
2.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②接法:滑动变阻器应该和被控制的电路串联且必须“一上一下”(上边接哪个接线柱都行,下面接左还是接右要看题目要求),若接的是“同上”,则相当于一根导线,在电路中的电阻为0。若接的是“同下”,则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电阻为它的最大阻值。
③在电路中的作用:A.保护电路。(所以有要求:闭合开关前,滑片要位于其电阻最大端);B.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靠移动滑片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伏安法”测电阻
①原理:R=U/I
②需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电压表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
④电路图:
⑤如果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则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电流的改变而呈现明显的变化,这是因为灯泡的温度发生明显变化,从而使电阻也随之改变。
4.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串=nR
③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
5.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②若有n个阻值都为R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串=R/n
③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而且,并联总电阻比其中最小的电阻还要小。
6.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总结如下表:
电路 | ||
电流 | I = I1= I2 | I = I1+ I2 |
电压 | U=U1+U2 | U=U1=U2 |
电阻 | R总=R1+R2 | 1/R总=1/R1+1/R2 |
串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大;几个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最大。 | 并联的电阻越多,总电阻越小,并联总电阻比最小的那个电阻还要小;几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最小。 | |
分压原理:U1/U2=R1/R2(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 | 分流原理:I1/I2=R2/R1(并联电路,电阻越大的支路,分到的电流越小) | |
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当其它电阻不变,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时,则总电阻都变大;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小时,则总电阻都变小。 | ||
公式使用 | 应用欧姆定律(I=U/R,U=IR,R=U/I)时,要注意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针对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不能张冠李戴(“同体性”); 还要注意“同时性”,即电路发生变化前后,同一电阻的电压、电流一般不同,要注意区分。 | |
电功 | W=W1+W2 | |
电功率 | P = P1+ P2 | |
电热 | Q = Q1+ Q2 |
2014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训练题
2014高一物理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014力与运动练习题
2014年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2014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201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014年涡阳四中高一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练习
2014年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章末2014
2014必修一时间和位移测试题
2014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同步测试题
高一下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答案解析
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014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综合检测题2014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练习题2014
2014牛顿第三定律测试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练习题19份2014
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练习题6份2014
2014年高中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14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试题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014
2014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过关检测卷
2014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练习题3份
201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课后检测
自由落体运动能力测试题2014
必修一第五章力与运动4份练习题2014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第二章直线运动综合测试题
2014年哈六中高中第二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力学单位制同步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