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导向】
1.试题特点:分析08年各省市中考试题命题情况可以看出,本章内容所占分值比较多,占到8%左右。考查的题型涉及选择、填空、实验、阅读和计算等。
2.试题热点:中考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但是题目的难度一般不大。功的概念及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中考必考内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机械能的转化及转移是高频命题热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常综合在一起命题,多以实验探究题和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3.试题走向:预测09年的中考考查的重点仍然是功的概念和计算,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以及机械效率和机械能转化的实验探究。另外,考查同学们创新、探究和应用能力的试题将是命题的新动向。
【考题赏析】
例1(2008常州)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1 min内跳了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0.5 W B.5 W C.50 W D.500 W
解析本题是一道关于物理量估算的中考题,运用功率的公式P=W/t计算求解,由“1 min内跳了120次”可以计算出跳一次用的时间为0.5 s,需要估算的是小明同学跳起一次所做的功。根据生活经验,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跳起的高度约为5 cm,因而小明跳起一次做的功约为W=Gh=mgh=50 kg×10 N/kg×0.05 m=25 J,功率约为。
答案C
点拨解答估算题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估算你熟悉的物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不熟悉的物理量。二是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你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例2(2008连云港)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 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5 m/s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 s将货物拉出仓库,g取10 N/kg,。求在此过程中:
(1)人做的有用功为多大?
(2)人的拉力为多大?
(3)人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解析搬运工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用=fs物,注意这里的s物是物体移动的距离,由滑轮的组装可知,,拉力的大小由公式
变形求出。拉力的功率根据
求解。
答案(1)f=0.1G=0.1 mg=600 N
W有用=fs物=600 N×25 m=1.5×104J
(2),
,
(3)
点拨本题是一道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了力学中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例3(2008乐山)同学们都玩过秋千吧,闭上眼睛,那种时高时低的感觉如同在飞……,你知道其中能量的转化吗?对于下图中荡秋千的小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孩在A点具有最大动能
B.小孩从C荡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C.小孩从B荡到C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小孩从A荡到B的过程中,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
解析在荡秋千的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A、C两点位置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此时动能为0,A错;从C点荡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B点荡到C点的过程中,位置升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错,C正确;若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能量转化将持续下去,D错。
答案C
点拨对于这类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将其运动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上升,一个是下降。上升时动能变小势能变大,下降时动能变大势能变小。另外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抓住速度的变化来判断动能的变化,抓住高度的变化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考题预测】
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盘山公路可看成是斜面,如图所示,一辆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假如客车质量为7 000 kg,向上行驶过程中牵引力保持30 000 N不变,行驶了2 000 m的路程时,客车升高了300 m。在此期间,求:
(1)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盘山公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答案(1)6×107J (2)35 %
2.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__________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______________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______,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速度 阻力
(2)距离 不受外力
(3)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6
熔化和凝固达标测试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达标测试2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案4
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3
力的等效和替代学案5
力的等效和替代学案3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课件3
汽化和液化达标测试3
组装电路教案1
声音的特性学案2
温度计达标测试3
温度计达标测试2
电与磁课件5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10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课件
力的等效和替代学案2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9
超重和失重课件13
声的利用学案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课件6
简单逻辑电路课件3
汽化和液化达标测试1
显微镜和望远镜达标测试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课件6
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课件7
温度计达标测试1
组装电路教案3
电与磁课件6
牛顿第二定律课件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