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是电学中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实验要求学生能综合使用常用的电学器材,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中考重点考查学生设计电路、连接电路及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实验规律的能力。
例1(2008荆州市)现有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源、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要用以上器材测出未知阻值的电阻RX。要求:
(1)在下面虚线框内分别画出两种不同方法的电路图
(2)如果试验中电压表?1、?2的读数分别为U1、U2,请在横线写上对应的电阻RX的表达式。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一的RX=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的RX=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只要测出RX两端的电压U1和通过它的电流I1,运用公式,就可求出它的电阻。有电压表可测出RX两端的电压U1,但没有电流表测I1。因此,我们只有利用另一块电压表和已知阻值为R0的电阻,间接地得出I1。用电压表测出R0两端的电压U2后,可求出R0的电流为
,只要将R0与RX串联,利用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的特点,可得I1=I2,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第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则是测出RX与R0两端的总电压U2,利用串联电路电压分配规律,求出R0两端的电压,从而解决问题。
答案:方法一 方法二:
RXR0RXR0
方法一的方法二的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设计实验电路的能力。解决本题我们需要知道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分配的特点,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例2(2008宜昌市)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试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有两个实物接错了,请指出:;。
(2)某同学正确连接实物图后,合上开关S,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读数为零,但电压表读数等于电源的电压,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分别测出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电阻,然后求其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他的做法对吗?,其原因是:。
解析:我们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按电流的路径,逐段检查。第一个元件滑动变阻器采用“两下”接法,移动滑片时起不到改变电阻的作用,正确的接法应是“一上一下”。第二个元件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其两端并联电压表,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接法是正确的。下一个元件是电流表,虽然串联在电路中,但正负接线柱接法错误。到此,两处接法错误已找出。合上开关S,灯泡不亮,电流表读数为零,说明电路某处断开了。电压表有读数,说明从电压表正接线柱到电源正极是通路,从负接线柱到电源负极是通路。因此,故障出在灯泡断路。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如果被测对象为定值电阻,定值电阻在不同电压下工作,导体的阻值是不变的。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会发现温度对导体电阻有明显影响。因此,不能求其平均值。
答案:(1)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或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接线柱(或电流表)。(2)灯泡处有断路。不对;因为灯泡在不同温度下其电阻是不一样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接法,学会排除电路故障,知道温度对导体阻值有影响。
例3(2008十堰市)在测电阻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及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1)试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端(选“A”或“B”)。
(2)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RX≈Ω。
试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1.0 | 2.0 | 2.5 |
电流(A) | 0.1 | 0.2 | 0.24 |
解析:进行实物连接时,一般应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电流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最后连到电源负极。在含有电压表的电路中,电压表一般作为最后一个元件接入电路。连接中应注意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电压表、电流表正负接线柱及量程的选择。画电路图则应注意与“实物连接”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分别计算出3次测量的电阻值,然后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答案:(1)断开;A;(2)10.1
点评:正确画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电阻最大位置,这是实验操作中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探究能力。
练习(2008江汉油田、仙桃市、潜江市):小明实验小组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电路中多连接了一根导线,请你将它去掉(即在多连接的导线上打“×”),并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2)下表是一位同学实验时记录和计算的数据,同学们发现第三次试验计算的电阻值和前两次的相差太大,可能是测量数据有误。为此,他们再次进行了实验,实验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经过分析,他们明白了错误的原因是把表的量程当成了,该电表此时的示数为。
试验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1 | 1 | 0.10 | 10 |
2 | 3 | 0.30 | 10 |
3 | 5 | 2.50 | 2 |
(3)测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后,他们断开开关,拆下定值电阻,将标有“2.5V”的小灯泡接入定值电阻的位置。为了测出小灯泡的电阻,他们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3V和5V,测出对应的电流值,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值。根据该方案进行试验,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
答案:(1)如下图;(2)电流;0~3A或3A;0.5A;(3)烧毁灯泡。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学习者:探究式学习中教师的新角色
浅谈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之提出问题
探究,当择其适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
初中物理课堂合作学习刍议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多媒体辅助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走出现代教育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的误区
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初探
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的反思
初中物理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及评价刍议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原则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
农村物理教师如何抓住八年级学生的心
浅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教学的有效融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
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对物理教学探究的“偏见”
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注重问题研究 培养探究能力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