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只有存在温度差时,热量才能从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
2.热量传递的方向:热量将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且一定是从高温处传到低温处
3.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也叫热量)的转移。
4.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理解: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离开了热传递的过程,热量是不存在的。热量必须在热传递这个过程中才能提得出来。
5.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部分),内能减少,放出了热量;而低温物体(部分)内能增加,吸收了热量。但高温物体(部分)的温度不一定降低了,低温物体的温度也不一定上升了。因为此时要考虑到内能改变时,温度不变的情况,即:在熔化、在凝固、在沸腾过程中的物体的内能虽然在改变,但温度却没有变化。
总之,
1)在没有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升高(降低)
2)在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内能增大(减小),温度不变。
6.热量、温度、内能之间区别
1)温度只能说成:是多少、达到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2)热量只能说成:吸收多少、放出多少,而不能说成:有、没有、含有
3)内能只能说成:有,而不能说成:无,内能可用:大、小来比较,而不能说成高低
7.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可用功和热量来度量物体的内能的改变。
8.用Q来表示热量,用J来表示热量的单位。
9.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收热量,或者没有放出热量。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热量多。B、高温物体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大。
C.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D、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传向热量少的物体。
启发物理兴趣的个人看法
试论法定计量单位与物理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浅议
阅读材料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物理教师课程知识的调查的统计
试谈非言语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消除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对策
中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教法讨论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学实录
优化物理实验复习教学及提高实验复习效率
物理教学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
中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比较
编写新的高中物理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学好新大纲编好新教材
物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高中物理新旧大纲的比较
验证与探索的选择——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建议
开发物理实验的教学价值的模型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中学物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中学物理力学的教学法讨论
基础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
把握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
构建物理教学论新体系
对潜能生学习物理的方式综述
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品德教育
如何正确理解“相对运动趋势”
分析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思考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