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各地2006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一些妙趣横生、独巨匠心的考题源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成为2006年中考物理试题不可忽视的部分。
一、源于教科书的“想想做做”(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
例1(2006 泰州)小华同学用有挂钩的塑料吸盘来“估测大气压的值”,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蘸水的吸盘按在平滑的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按住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钩着吸盘上的挂钩,缓慢往上拉,记录吸盘刚刚脱离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再测量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即可算出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是: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2的吸盘,平滑的玻璃板。实验时,他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拉至读数最大时,吸盘仍未脱离玻璃板,实验室又没有量程更大的弹簧测力计,他认为可运用其它器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1)请设计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要求:先确定所需的其它器材(除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1只、底面积为3cm2的吸盘和平滑的玻璃板外),再简要说明你是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增加弹簧测力计的个数)
[方案一]
器材:;
说明:。
[方案二]
器材:;
说明:。
(2)该实验只能粗略测出大气压的值,结果并不精确,请指出你所设计的
方案一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写出2点即可)
①;
②。
二、源于教科书的阅读材料“STS”(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例2(2006湖北黄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
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
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
……
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
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
(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问题有:①;②。
(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②;③。
三、源于教科书的“动手动脑学物理”(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
例3(2006无锡)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四、源于教科书的“探究”实验(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
例4【探究目的】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两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五、源于教科书的图表(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例5(2006江西)如图所示是两个电阻串联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等号”的右边画出两个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示意图,并在右边方框内用文字说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各串联导体电阻的道理。
六、源于教科书的“想想议议”(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
例6(2006年黑龙江)。要把重100N的沙子从一楼地面运上三楼,现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楼板的厚度不计)
(1)三种方法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若不计摩擦和绳重,试计算出三种方法的额外功。
(3)比较三种方法的机械效率哪一种最高,说出理由。
七、源于教科书的“演示”实验(人教版物理教科书·九年级)
例7(2006年福州)如图24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放手后活塞被弹起。
(1)活塞压缩筒内气体做功是将能转化能。
(2)请在题目中找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
原因:。
中考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调与“STS”的联系,考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源于教科书的考题,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是课本知识的生搬硬套,而是既有基础性又有发展性。尤其是探究题是近年考试的宠儿,追根溯源源于教科书的“探究”实验,考查探究过程、仪器的选择、数据的处理、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尝试改进探究方案、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凭借,正确认识、开发、利用好教科书,落实新课标教材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中考复习中不可忽视教科书,应立足教科书,来深化、活化所学的物理知识。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物质的状态》PPT课件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PPT课件1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PPT课件1
北师大版初二《磁场》
八年级上册5.5物体的颜色(北师大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4《汽化和液化》PPT课件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2
八年级上册5.5物体的颜色(北师大版)2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5
八年级上册5.4光的折射(北师大版)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4《汽化和液化》PPT课件2
八年级上册5.4光的折射(北师大版)5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光现象》(复习课)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PPT flash课件1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1.1《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1
八年级实验探究《是什么吸引蝴蝶到花上去》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2.1《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flash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PPT课件1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
北师大初二《大气压强》
八年级上册5.4光的折射(北师大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2
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课件1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光的折射》ppt课件
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