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是科学史公认的爱因斯坦的丰收年,除了博士论文外,爱因斯坦还连续完成了4篇重要论文,每一篇都开辟了新天地,都足以荣获诺贝尔奖。
6月,解释光电效应,提出光量子学说;
7月,解释布朗运动,分子动理学,间接地支持了分子存在;
9月,《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系统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11月,质能关系方程,ΔE=Δm·c^2,这是核反应能量的来源,实际上统一了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两大定律。
他的系列论文充满了革命性思想,却只用了大学本科的数学工具,还没有任何参考文献。这样的事情今天是绝不可能再发生了!幸运的是,这些文章被送给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审稿,此公水平高超、思想活跃,又从来不压制年轻学者,一句话,不是“反动学术权威”。很快,文章都被推荐到德国物理年鉴上发表。
此后,他又连续发表论文,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全部框架体系。
1905年以前,许多科学家都接近狭义相对论的发现,除了洛伦兹提出洛伦兹收缩和洛伦兹变换,拉莫尔已经推导出了运动时钟变慢的钟慢公式;数学物理大师庞加莱已经正确地阐述了相对性原理,并推断真空光速是常数,很可能是极限速率,存在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其余的运动物体的质量公式、质能方程均有人给出。
但是,首先正确阐述狭义相对论,并给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上述全部结论的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是因为,只有他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的不变性(绝对性)”两大基本概念上同时取得了突破。
庞加莱在去世前夕(可能是1912年,我无法确定),应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邀请,对爱因斯坦申请教授席位发表了意见:
“爱因斯坦先生是我所知道的最有创造思想的人物之一,尽管他还很年轻,但已经在当代第一流的科学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不过,我想说,并不是他的所有期待都在实验可能的时候经得住检验。相反,因为他在不同方向上的摸索,我们应该想到,他所走的路大多是死胡同。不过,我们也应该同时希望,他所指出的方向中会有一个是正确的,这就足够了。”
——看来,庞加莱大师还挺有风险投资机构的眼光,认为只要有一个项目成功,就足以对得住给他大学教授的席位。
然而,历史的演变已经残酷地证明,爱因斯坦在1905年指出的所有方向都是正确的!
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是瞬时传播,超距作用,从一点到另一点并不需要时间。而狭义相对论认为光速c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率。
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即时空弯曲)的传播需要时间,引力的传播速度是光速c。如果引力源头处的时空弯曲程度(可以用曲率和挠率描述)随着时间变化,这种变化(时空涟漪)就会以光速c向远方传播,这就是引力波。
早在1905年,狭义相对论诞生前夕,法国数学物理大师庞加莱就猜测可能存在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能够将万有引力纳入相对论的框架,开始研究引力,1907年提出等效原理,1911年得到光线在引力场中发生弯曲的推论,1913年开始与好朋友格罗斯曼一起将黎曼几何引进万有引力研究,1915年他与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讨论后不久,终于得到了场方程的正确形式。
用爱因斯坦场方程可以精确地计算出,能量—动量(四维动量)的存在如何影响四维时空的弯曲。这是由10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非常难解。
1915年,爱因斯坦本人求出了场方程的近似解,提出了三个检验的实验方案:引力红移、轨道进动和光线偏折。至1919年,都得到了天文学观测的支持,爱因斯坦因此震动全世界,成为绝无仅有的与牛顿相提并论的巨人。
1916年,德国数学家史瓦西给出了场方程的静态球对称真空解,这是一个严格解。使用这个解,可以算出著名的三大验证的数学结果,还可以用于研究最简单的黑洞——史瓦西黑洞的构造。
1933年,爱因斯坦为躲避纳粹在中欧地区的崛起,离开了欧洲,移民美国,定居新泽西州,就职于新建成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37年,爱因斯坦和助手罗森完成了一篇研究引力波的论文,认为不存在引力波,投稿给期刊《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编辑部找到了著名物理学家审稿,这位专家写下了长达10页的评审意见,认为此论文有问题。编辑部把评审意见匿名后转交给爱因斯坦,并告诉他,在他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或做出令审稿专家满意的答复前,此论文不能发表。爱因斯坦勃然大怒:我老爱是什么样的人物?我是相对论这一物理学革命体系的缔造者和创始人,居然有人敢这样居高临下地向我的革命理论开火!他写了一封信给编辑部:“我十分抱歉,不知道贵刊还需要审稿,我没有授权你们把我的稿件拿给别人。请把稿件退还给我。”于是,编辑部退还并附带回信:“尊敬的爱因斯坦教授,我们也十分抱歉,我们不知道您不了解敝刊需要审稿。”
此时,好友兼学生英费尔德来拜访,爱因斯坦拿出论文以及评审意见,问他有何看法。此公在1930年代与导师合作完成科普著作《物理学的进化》(The Evolution of Physics),主要介绍物理学观念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发展到现代的场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演变历程。英费尔德阅读后拿不定主意,但想到本地有一位霍华德·罗伯特教授,正在研究广义相对论。于是乎,英费尔德在咖啡馆约见罗伯特,给他看了稿件和评审信件,征求其高明见解。罗伯特看完后指出了错误之处。英费尔德又去见爱因斯坦,转告罗伯特的观点。爱因斯坦仔细看后,发现自己的论文果然有错,于是他改写了论文,结论:引力波存在。他在论文结尾对罗伯特教授表示特别鸣谢,“感谢我的同事罗伯特教授在澄清原文中的错误时给予的亲切帮助”。然后将论文投给另一个期刊《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爱因斯坦对《物理评论》耿耿于怀,从此不再给《物理评论》投任何论文。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评审意见解密了,原来那位说爱因斯坦论文有错误并写下10页审稿意见的专家就是罗伯特教授。
2014年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物理一轮
14年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第三章
14年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静电场
2014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第一轮复习第五章
14年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第一轮复习第七章
14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第一轮复习第八章
2014年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物理一轮
2014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第一轮复习
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第十章交变电流
14年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交变电流传感器
2014年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电磁波
物理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2014年高三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决定导线
20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一轮
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练习
高三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守恒定律复习题
20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交变电流
物理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描绘
14年物理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物理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训练电流
高三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磁场电流
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恒定电流复习题
20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速度
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力
2014年物理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第一轮
14物理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机械波光电磁波与相对论
2014年高三物理必修同步训练恒定电流复习题
2014年高三必修物理同步训练相互作用复习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