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物理问题时,人们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一步一步地寻求必要条件,最后求得结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对于有些问题,若能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地、巧妙地对某些元素赋值,特别是赋予确定的特殊值,往往能使问题获得简捷有效的解决,这就是赋值法。
在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一些难度较大、技巧性很强的比值计算类题目。这类题目按常规物理解题方法,需列出数个物理关系式,然后借助数学技巧(如比例性质、不等式性质、分式性质等)进行推导演算才能解答。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的数学技巧欠缺,在解答这类题目时正确率很低。而用赋值分析求解这类题,就能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下面就2011年中考试题举例说明。
例1(2011年广安市)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1与R2的阻值之比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 )
A.4:1;1:4 B.1:4;4:1 C.1:5;5:1 D.5:1;1:5
解析: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只接入电阻R1,电流表示数;当开关闭合时电阻R1、R2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示数。赋值:设I1=1A,则I=5A,所以有;。设电源电压为4V,则R1=4Ω,R2=1Ω所以R1:R2=4:1;由公式知:P1:P2=1:4,故答案A正确。
例2(2011年包头市)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的阻值是R2的4倍,闭合开关S后,通过R1的电流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电路总电流为I。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I1:I2=4:1 B.I1:I=1:5 C.I:I2=5:1 D.I1:I=4:5
解析:赋值:设R2=1Ω,则R1=4Ω。设电源电压为4V,通过R1的电流=1A;通过R2的电流为=4A,电路总电流为=1A+4A=5A。则I1:I2=1:4;I1:I=1:5;I:I2=5:4,故答案B正确。
通过以上两例可见,赋值法解物理比值题快捷且准确。它不仅能使抽象的定量研究具体化,而且还能使一些定性研究的问题定量化,因而易被学生接受。
跟踪练习
1.(2011年包头市)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2.(2011年鸡西市)通过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甲:R乙=2:1 B.U甲:U乙=2:1 C.I甲:I乙=2:1 D.I乙:I甲=2:1
答案:1.C 2.C
2016高考物理实验复习题:电阻的测量
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大纲解读
2016高考物理实验题: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练习
2016高中物理实验总结范文
2014年高考制作浮力支承式指南针的物理实验
2016高考物理电学实验练习
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精炼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精练
2013年高考物理复习:高考物理实验攻略
2014高考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用法:电阻箱
2014年高考物理试验题试题及答案专题
2014年高考物理怎样建造“引力望远镜”实验
2016高考物理电学实验总复习
2014年高考物理试题练习:实验题
2013届高考物理实验测试题
高考物理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注意事项
2016届高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试题
2014年高考“自制孔明灯”的物理实验
2014年高考物理电容器和电容考点专练
2014高考物理备考指导:高考物理实验总结
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题答案分析
近五年高考新课标物理实验题分析
2014届高考物理试验模拟题分类精选专题
2014年高考“自制潜水员”的物理实验
2014年高考物理题型试题详解:实验题答题技巧
2014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预测试题及解析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专题练习
2016高中物理实验分类和总结
2014年高考物理实验定律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实验题:考点解析
2014年高考物理定律之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