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引课能引起学习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取得教学成功,若教师总是扳着面孔,用单调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讲……”引入新课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情绪,教学效果一般不会很好,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新课引入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本人在教学中新课引入的几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一、新课引入法
1、问题引入:所提问题要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上课时学生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要讲的课上,而由于教师引课枯燥无味,讲解难懂,学生注意力不能保持长久,导致教学失败,好的引课,能使学生上课一开始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
例如:运动的描述,这节课我提出,同学们看见到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如机器运转,车辆行驶,河水奔流,白云飘动,我们怎样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片子,银幕上展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敏捷地抓了过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同学们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我提出问题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为讲述参照物和机械运动埋下了伏笔。
同学们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猜想,接着再让同学们观察录相片,明白了参照物概念,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进行了各种猜想,接着再让学生观察录相片,学生轻松的得到了是因为飞机跟子弹的飞行速度和方向都相同时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不动的。
2、讲故事引入
例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我用一个历史故事引入新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发现身旁有一个小黑点,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虫,随手一抓却发现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们都很惊讶,这怎么可能,感到不可理解,学生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下面教学各环节也很顺利地进行了。
3、利用物理实验引入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随地取材就可应用自如地引入新课,在讲“超重和失重”时,我带了一个家庭用的体重计,让学生自己站上去向下蹲一下并观察“体重”的变化,我的体重怎么变化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这一节课也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这样引入新课,很容易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有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4、利用实验演示引入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一门科学。所以实验引入是主要方法。”特别是一些惊奇性实验,演示结果出乎学生的“心理准备”,更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例如,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用摆球实验引入,先将摆球拉近老师的鼻子,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当摆球摆向老师,大家都担心球要碰到老师的鼻子时,球又回去了。还有用“鸟笼带电”引入“电场中的导体”等等。这样的演示还可以帮助学生破除迷信,崇尚科学。
5、利用生活现象引入
[演示实验 1]一块小石头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处同时释放。小石头下落得快些。
生: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演示实验2]把纸片紧紧团成小纸团后和小石头,从同一高处同时释放。小石头和纸团几乎同时落地。
生:是阻力使物体的下落速度不同。这样“自由落体”的引入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教学的引入方法很多,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教材的内容、学生实际、教学设备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会收到最佳效果,另外,引入毕竟是新课的开始,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学生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生动的课,应从引入开始。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的引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引入新课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应反复分析教材选出适合的方式在备课时下功夫,所提问题必须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且能使学生根据教师提出问题,所演示的实验进行猜想,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2、所演示的实验不能失败
教师的演示实验必须反复实验,若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演示失败或出现相反的效果都是于正课教学有弊无利的。
三、怎样搞好新课引入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要想搞好新课引入,首先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若认为新课引入可有可无,多此一举,不如把时间放在正课上,对新课引入无兴趣,也就不可能找资料,所以要把它看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搞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思想上的足够重视,就会千方百计的去设计出最佳的新课引入方案。
2、备课时充分重视
要想搞好新课引入,必须备课时一定深挖教材掌握本节重难点内容,去确定引入的材料,同时要反思所引入的方式是否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四、引入新课时应做到三个防止
1、防止方法单调
由于教材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总不能运用固定的单一的方法行事。
2、防止新课引入时过长
若新课引入占用大量时间,而冲击正课影响正课学习,则毫无价值。
3、防止缺乏准备演示失误
无论以何种方法引入新课,课前都要反思特别是演示实验,若准备不充分,课前未反复实验,导致了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相反的结果,将会对正课教学带来严重影响,例如做摩擦起电实验时,室内湿度太大而不起电,所以演示实验只能成功不能有误,要确保演示实 验一次性成功
总的来说,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新课引入吸引学生的小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能承上启下,有目的进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入时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使激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为新课的展开创造学习情境,使学生轻松地学习,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1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导学案2
能源调研测试题2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18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16
电磁波谱导学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调研测试题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调研测试题2
电容器导学案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4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3
电流的磁场导学案1
电磁波的发现导学案
静电现象的应用学案
电流和电源导学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调研测试题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19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导学案
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导学案
磁性材料导学案2
高压输电导学案1
能源调研测试题3
逻辑电路学案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导学案1
电流的磁场导学案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学案2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导学案2
电流的热效应导学案
能源调研测试题1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导学案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