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北京西城区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分析:
本次西城区期末物理试卷依然采用了12单选、4多选、5计算的基本题型,与往年相同。整篇试卷除部分题目对某些概念或技巧考察比较深入以外,其它题目难度适中,命题维度也算中规中矩,出现了不少同学们看起看会很熟悉的题目。
压轴题目上,第20题侧重对概念理解的考察,有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无从入手解答;而试卷中最后得压轴题21题,第2、3问较新颖,特别是第3问,部分同学做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从压轴题目的命题来看,今年的西城期末试卷对基本能力和模型的考察略有降低,增加了对概念理解以及技巧性的考察,这与北京近两年高考命题思路一致,但和全国高考命题思路稍显不同,考虑到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越来越多,今年北京即使不使用全国卷,命题风格也预计或多或少会向全国卷偏移,这可能是之后高考复习备考以及各区模拟试卷的一个命题思路。
二、试题分析:
单选题全部题目都比较基础,没有特别需求技巧的题目出现,其中难度稍高的第5题(失重超重)、第9题(电容器)、第11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以及第12题(多用电表)不是以往的原题就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题型,基础扎实的同学在单选题目中应该不会遇到困难。
多选题13题、14题一个考察v-t图像,一个考察交流发电机原理,均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第15题涉及电磁感应综合,D选项的判断需要一点技巧性,判断进入与离开磁场过程中,哪个过程里线框产生的热量较多时,需要同学们灵活应用能量观点,进入磁场线框做匀速运动,动能不变,线框的生热应该等于这个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离开磁场过程中,线框做减速运动,这个过程中线框生热除了包含力F所做的功以外还应该包含线框减少的动能,两个过程中力F所做的功相等,所以显然离开磁场过程中线框生热更多。不过虽然D选项稍需要一点点技巧性,用其它方法判断较麻烦,但因为A对的很显然,BC选项错的很显然,所以这道题目作对不难。
而第16题,考察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只要同学们能够注意对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应用,解题不难。因为洛伦兹力和支持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做功,所以在磁场中运动的小球动能、速度与在单独的重力场中完全相同;而电场力会做功,并且是负功,所以在电场中运动的小球动能、速度会小于在单独重力场中运动的小球在同样位置处具有的动能和速度。由此可以很方便的推断出正确选项。
计算题目17、18题比较基础的力学计算,难度不高。19题是棒轨模型,只要同学们注意到等长双棒模型中的动量守恒,这道题目解题不难。
第20题借弹簧振子模型来考察对功能关系和能量转化的理解,属于本题难度稍高的一问,后两问结合图像考察弹性势能,因为是以前考过的题型,所以对同学们来说难度反而不高。
最后压轴题21题,第一问是基本的速度选择器模型,送分的一问,第二问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考察电流模型,需要借助电流的定义式来进行解答。注意到粒子初动能100eV,而两极板电压在正负200V之间变化,当电场给粒子减速时,如果两极板间电压大于100V,将不会有粒子射出,而其它时刻粒子照常射出,每秒个数为N0。只要求得在0-0.4s时间内有粒子射出的时间占比(0.3s),借助电流的定义,很容易就能够算出电流的大小。
最后一问则是整篇试卷难度最高的一问,属于以往竞赛、自招的技巧,需要用到运动的独立性原理。整个题目即存在电场力,又存在洛伦兹力,这非常不方便分析。为了方便解题,我们将粒子的运动进行分解,用一个方向的分运动平衡掉电场力。也就是说将初速度为0的粒子运动,分解成向右的,速度大小为E/B的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造成的洛伦兹力将和电场力平衡),以及初速度向左的,大小为E/B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合成(这个方向上粒子只受洛伦兹力,所以做匀速圆周运动)。综合两个方向的分运动,两极板间距应该等于圆周运动的直径,而在最低点速度应该等于初速度E/B的两倍。
这一问难度较高,用其他方法解答并不好想,所以本文会给不少考生制造困难。而西城区教研员之所以出这一问,相信也不是想让多少考生解答出来,而是希望通过考后老师的讲解,将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教给大家,作为对今年北京高考压轴题目的一个预测。
三、备考建议:
从西城区今年命题来看,基本风格同这两年北京高考命题思路一致,侧重对概念理解的考察,压轴题侧重对核心模型、技巧、方法的考察。这肯定是考生之后备考过程中突破、提高的重点内容。
另一方面,使用全国卷是现在的一个大趋势,北京虽然还会坚持独立命题一段时间,但我们预计在这个过渡时间内,北京考卷的风格会越来越向全国卷靠拢,这应该也会在今年北京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这也是同学们在之后备考中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物理类比模型法与作图法
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高考成绩
高中物理解题需要这五个关键步骤
物理学家研发出新型磁场隐形斗篷
高考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
中考物理易错点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类星体挑战物理原理
2013中考物理复习方法
2013高考物理冲刺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电压课堂教学实验设计
如何有效的记忆高中物理知识
物理学博士称“狮吼功”真的存在
2013高考物理实验复习攻略
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设计
电压教学设计
做好2013年高考物理最后冲刺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于敏
高考物理疑问解答
中等生如何在高考物理中突破
物理高考答题技巧
高考物理高分技巧
学好高中物理的三个方法
高中物理公式总汇
物理实验的步骤
高考物理易错点
高考物理冲刺技巧
第1章《声现象》总结
物理中考提分技巧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