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基础教育的选拔性考试,它具有导向和选拔的双重功能,所以,新课标背景下中考的命题走向是每位学生、家长及教师关注的焦点,由于它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而,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中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一点,就会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从而有利于与高中学习的衔接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分析2007年各省市的中考物理命题形式,我发现有如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突出知识灵活应用而忌讳死记硬背
新课标中考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况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如:(2007年连云港)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B.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
C.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又如:(2007年黑龙江鸡西)夹子是我们生活巾经常使用的物品,下左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
B.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的
C.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
D.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此类题不仅能较好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体味成就感,使他们意识到“学科学,用科学”的重要性,从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论。
二、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理论下,试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中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比如:(2007年福建宁德)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李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5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_______一定时,物体抛出_______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 )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_______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调自学能力,渗透终身教育观念
新课程理论下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设计上更加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更加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此类题极具时代性、新颖性,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如:(2007扬州市)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绿色、环保、人文”的北京奥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在奥运村将大量使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如图所示为布设的太阳能路灯照片,太阳能电池在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为能储存起来,供夜晚路灯照明使用。
(2)奥运场馆的设计中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环保举措是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通过在地下建蓄水池将雨水、中水收集处理,用于冲厕、洗车、道路浇洒及绿化。
小明看到一个自来水龙头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他想这个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啊!为了测算水龙头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他找来了秒表、量筒。将量筒放在水龙头下,当听到水滴滴在量筒里的声音开启秒表计时,并数“1”,一直数到40滴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12s,量筒里水的体积是10m1。则每一滴水的体积为m1,一昼夜要浪费的水量是L。
(3)如图所示是2008奥运部分比赛项目的标志图,这些项目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写出2点即可);。
(4)在足球比赛中有一种球叫“香蕉球”,如图所示,贝克汉姆特别擅长踢这种球。这种球边旋转边前进,在旋转方向与球前进方向相同的一侧,空气相对于球的流速比另一侧(大/小)。由于球两侧空气的流速不等,产生压强差,最终导致球沿弧线飞行。
四、注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加了开放性试题
传统的中考试题多为单向封闭式,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的结果一般是必要的和唯一的,强调对知识的直接应用。近几年各省市中考题型逐渐向多维开放型、信息构建型(即答案不是唯一的)方向发展;由于信息不是来自课本,以往的死抠课本不思探究的学生是不能得到高分的,试题更加注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设计开放性问题并且所设计的问题在条件、过程、结论等某一或某几个方面有所侧重,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比如:(2007年湖北宜昌)冬天,小星新买了一双尼龙袜和一双棉袜,他发现穿棉袜比穿尼龙袜暖和,那么棉袜与尼龙袜相比,主要是什么物理特性不相同呢?
(1)请你做出猜想。
(2)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方法。
五、打破章节、学科的界限,注重学科渗透和迁移能力
新课标理念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试题尽量避免将各学科知识简单、表面的拼凑组合,而是更加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简单数学方法渗透等;这充分体现了“注意学科渗透”的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认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2007年江苏宿迁)2006年12月21日,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正式递交到了北京奥组委。火炬高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可达15分钟,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风速和每小时雨量50毫米的情况下保持燃烧,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能在强光和日光下识别和拍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红色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1)65公里/小时=米/秒;(保留一位小数)
(2)制作火炬“祥云”材料的密度应(估算后选填“较大”或“较小”);
(3)火炬所用燃料为丙烷,它应具备的特点有(说出两点):①,②;
其中的第(3)小题就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
六、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各地有很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资源(如人文习俗、标志性建筑、优美风景等),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了试题,更加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这类试题不仅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学好本领为建设美好家园多做贡献的热情。比如:(2007年浙江温州)2007年4月29日,横跨鳌江的瓯南大桥终于建成试通车。与温州已有桥梁不同的是,该桥中间部分可以垂直升降(如下图所示),是亚洲最大垂直开启式桥梁。
(1)为保护桥梁,避免造成事故,大桥禁止19座以上的客车和2吨以上的货车通行。一辆重为1.5×104牛的小货车,四个车轮与桥面的接触面共为0.1米2,则小货车对桥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2)桥可以被提升的部分重为1.1×107牛,若匀速提升13米,则提升这部分桥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展望2008年物理中考,估计试卷要充分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充分发挥毕业水平检测与为重点中学选拔优秀生的双重功能,试题更具有情景性、时代性、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以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新课程理念,试题将对中学物理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强有力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训练下学期
2016届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平衡
高一2014年物理必修同步练习分解
14年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运动的描述练习
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牛顿运动定律
20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第四章章末过关检测
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合成
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下学期高一物理
20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必修一第一章
20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用牛顿运动定律
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力的练习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玉溪一中
20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力学单位制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第一章
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物理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电流
14高一必修物理同步训练运动
高一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练习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运动的描述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第三章
高一2014年必修物理同步训练题运动的描述
14年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题相互作用章末过关检测卷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训练力
2014物理高一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三定律
高一必修同步物理练习题人教版
物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练习相互作用
14高一物理必修同步练习题牛顿第一定律
14年物理高一必修同步训练题测量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