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一节的教学,课本是先给出惯性定义,再演示“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两个实验,验证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这种安排,其特点是:先理论、后实验。教学实践表明:教材精炼,简捷明快有余,生动活泼不足,学生不易接受。究其原因,学习“惯性”前学生头脑中具有的惯性现象材料太少,课本只提供一个“伽利略理想实验”,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学生总感生硬,难以接受。鉴此,我们改变教法:先实验、后理论,变验证型教法为探索型教法。这是符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下面就惯性概念的教学,谈三点体会。
一、建立“惯性”概念
1、激疑,引出“惯性”课题
(1)奔跑之人,脚遇障碍物时,人向前倾。何故?
(2)坐在汽车内的旅客,当车突然开动时,人向后仰。为什么?
身边现象,人所共知。学生却不能解释,激起阵阵疑团,欲罢不能。教师趁机引出“惯性”课题。
2、激趣,建立“惯性”概念
(1)学生做“抽尺”实验:把盛着墨水的敞口墨水瓶置于课桌边缘,下压直尺或三角尺。用手沿水平方向突然快速抽走直尺,墨水瓶巍然不动。学生疑虑:墨水瓶为啥安全无恙?
教师演示“打板落蛋”实验(略)。学生嘀咕:鸡蛋为啥没落地摔碎?
师生共同得出:实验表明,一切静止的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2)教师演示“摸拟摔伤”实验:把布娃娃(头内暗置盛红墨水的敞口塑料水瓶)直立在小车上,手推小车沿桌面匀速平动。当车遇障碍物受阻停止运动时,布娃娃前倾,摔得头破血流。
师:小车匀速运动,布娃娃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跟车相同,做匀速直线运动。
师:车停时布娃娃脚受车向后的摩擦阻力作用,脚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由运动状态变成静止状态。
师:车停时,布娃娃上身的运动状态怎样?
生:继续向前运动,摔倒跌伤。
师:运动的物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生: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水到渠成。教师给出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板书: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二、做好“惯性现象”实验
做好“惯性现象”实验,是建立惯性概念的关键。惯性实验,做法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精选惯性实验应力求简单,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要生动有趣,宜增加惊险情节,产生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使学生久久难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利用学生身边现成器材,精选“抽尺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动手做。精做“模拟摔伤”演示实验,制造紧张惊险气氛。一个安全无恙,一个胆颤心惊,二者反差鲜明,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说服力,以此动摇学生头脑中顽固的错误观念,顺利建立起惯性概念。
三、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课本解释惯性现象,文字确切精炼。学过之后,学生尚难掌握要领,不能圆满准确地解答惯性现象。表现在语无伦次,思路层次不清,或者以简单的惯性二字概括作答。因此,教师在解释“惯性现象”实验时,应做分解动作,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
1、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
3、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一辆客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因遇障碍物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为何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答:客车急转弯前,乘客与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遇障碍物,司机立即扭动方向盘,向左急转弯。坐在车上的乘客因其臀部随车上的座位向左急转弯;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因此,汽车向左急转弯时,人的上身要向车身的右方倾斜。
这样做,思路层次清晰,解答惯性现象有规可循。通过一两题的正规强化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解答惯性现象的方法要点,都能清楚地解答课后习题中的惯性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2012福州中考物理点评:建地铁等生活场景入题
2012西安中考理化试题点评:考生大赞“题不难”
2012福州中考物理点评:难度比质检卷有较大提高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井水为何冬暖夏凉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玻璃器皿
2012年陕西中考物理试卷评析
上海中考物理概念知识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二)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吃鸡蛋有诀窍
新课标初中物理考试特点之浅见
100个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温度计的原理
高考物理考前计算题专项训练2016
2012南京中考物理试题点评:覆盖95%以上知识点
陕西中考备考:历年物理试卷分析
2012武汉中考物理试题点评:考查核心知识注重学段衔接
哈尔滨市中考物理备考策略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白气"现象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奇妙的火焰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的学习记忆能力
2012陕西中考物理点评:命题立足教材 贴近课标
中考物理也有应试窍门 70分的题出自升学指导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误区介绍
2012合肥中考物理试题点评:以稳为主,稳中求变
安徽中考物理篇:减负增效,轻松赢中考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阴天一般没有露水
上海中考物理概念知识汇总声与光
中考物理辅导物态变化:化冻鱼时的物理学问
鲁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核能》知识点总结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