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分注重知识的传统物理试卷,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淡化了素质和持长,影响了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新课改形势下,为使考试对创新教育发挥积极的正面导向和推动作用,就必须对现行中小学物理试卷从试卷结构和试卷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试卷 新课改 创新
“考试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淘汰和筛选的工具”。学生视为若差的传统物理试卷过分注重了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淡化了素质和持长,从而影响了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想让考试对创新教育发挥积极的正面导向和推动作用,在新课改形势下,就必须对现行中小学物理考试试卷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试卷结构
1.加入亲切、热情的话语,体现人文的关怀
如“亲爱的同学们,在这学期中你一定学到不少新的知识,增长许多新的本领,现在正是你们展现自我的时刻,有信心吗?带上你的自信与认真出发吧!”,“同学们,马上就快毕业了,你一定想在毕业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吧!请你试一试下面的试题。”,“细心,有障碍。”,“此处地雷多,希望你看清要求,以免触雷!”,“加把劲,快成功啦!”,“相信你一定……”,“老师盼望着……”,“你会是好样的。”,“你一定会有优异的表现。”等等。这些亲切、热情的话语能拉近学生与试卷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考试的厌烦、畏惧,使学生乐于考试。
2.试卷题型改头换面,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
如“填空题”改为“打开你的记忆之门”、“选择题”改为“沙滩拾贝”或“大浪淘沙”、“判断题”改为“公正的小法官”或“啄木鸟看病”、“计算题”改为“粗心大意回收站”或“生活中的物理”等等。这样,使学生感到考试既有趣、轻松,又新鲜,考试将成为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
二、试卷内容
1.试题由学生自由选择,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
考试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决不应让学生接受反复的心理挫折的考验。在认真分析各年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命制多套难易不同的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某种类型的试题作为考试题,即“一试多卷选择”。如果学生对一次考试成绩不尽满意,可以申请重考,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容易成功,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主动性。
2.试题应与生活内容联系密切,体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新课改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就是说物理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生产实际,增加感性认识,这样物理课程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同时,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例如试题“小明学习了热学的相关知识后,知道水的比热是4.2×103J/(kg℃),他想估算一下自己每天烧水做饭需要的热量,于是小明仔细记录了他家每天烧水煮饭、炒菜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的时间,相当于每天将30kg、20℃的水烧开。(1)小明家每天烧水做饭需多少热量?(2)若普通煤的热值为3.0×107J/kg,从理论上讲小明每天烧水需多少kg的煤?”。此题贴近生活实际,将物理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体现学有所用。
3.试题应关心科技的发展,体现时代性
试卷内容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纳入物理试卷,让学生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现代物理知识,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例如试题“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动能__,重力势能__。”此题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关注国家、世界和全人类社会的发展。
4.试题应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体现学科本位的改变
新课改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以物理课程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不应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
例如试题“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他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此题反映和揭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走势,有机地与语文知识相结合起来,主要考查速度的概念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5.试题应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开放性试题以探究、开放的姿态展示出物理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联系,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我们的学生要去经历物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需全面观察、广泛联想,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才有利于他们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例如试题“如图是一个电热水壶,结合你学的物理知识和对电热水壶的了解,针对其结构或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从力学、热学、电学的角度分别提出一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简答。示例,力学问题:烧水时,水壶里的水能不能装得太满?答案:不能,否则水受热膨胀会溢出,可能引起漏电。”。此题的问题具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解题欲望;问题具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不唯一,每个学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风解。试题具探究性、开放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创造性品质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物理试卷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朱红军.中考物理命题改革方向.物理教学探讨.2004,(8):5-6.
[2] 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5月第2版第12次印刷.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2-200.
[3] 陈华忠.让试卷成为乐园.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2005-01-10(2):4.
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PPT课件10
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PPT课件9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一3.5《力的分解》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一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PPT课件5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