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经典时代是由与它极相像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所组成的,直到十九世纪物理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写在答题卷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2.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N/kg=9.8m/s2
B.mkg 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D.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B. 书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它对桌面的压力
C. 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时,它一定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C.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与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6.如图1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一根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撤去F的 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加速度为F/2m B.A的加速度为F/m
C.B的加速度为F/m D.B的加速度为F/2m
7.如图2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小,这一现象表明( )
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
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是向上
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
8.物体甲的质量是物体乙的质量的2倍,甲从H、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甲未落地前的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C.乙下落时间是甲的2倍
D.各自下落相同的高度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9.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3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0s时刻,a、b两物体相距最远
B.第60s时刻,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C.第40s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
D.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
10.如图4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
A.F1增大,F2减小 B.F1减小,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 D.F1增大,F2增大
11.如图5所示,mAmB,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绳子对A的拉力为F1,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2,若水平方向用力F拉A,使B匀速上升,则在此过程中( )
A.FN增大,F2增大,F1不变
B.FN减小,F2减小,F1不变
C.FN减小,F2减小,F1增大,
D.FN增大,F2减小,F1增大
12.如图6所示,弹簧一端系在墙上O点,另一端自由伸长到B点,今将一小物体m压 着弹簧(与弹簧未连接),将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B点受合外力为零
B.物体的速度从A到B越来越大,从B到C越来越小
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D.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匀减速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6分。请将正确答案和作图填在答卷纸题目中的横线上。)
13.(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分别拉着两根绳套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次实验中, 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2)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验证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填甲或乙)。
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A.假设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在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小桶的总质量
(3)如图所示是某一次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取计数点A、B、C、D、E、F、G。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 0.10s,用刻度尺测量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 1.50cm,BC=3.88 cm,CD=6.26 cm,DE=8.67 cm,EF=11.08 cm,FG=13.49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m/s2,打纸带上E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vE = 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4)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图象;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F(N)0.200.300. 400.500.60
a(m/s 2)0.300.400.480.600.7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罗长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m/s, 辆小车以25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16.(8分)如图所示,用绳AB和BC吊起一重物P 处于静止状态,AB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53,BC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g取10 m/s2 sin37=0.6,cos37=0.8)
求:(1)当所挂重物质量为20kg时,两绳子所受拉力各为多大?
(2)若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N,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为使两绳不断,则所挂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多少?
17.(10分) 如图甲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开始计时,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10 m/s2)求:
(1) 8s末物体离a点的距离
(2)力F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8.(10分)如图,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为30,现小球在F=10N的沿杆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m为 。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m;
(3)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4.64m的B点。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十七章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件
九年级物理计算题期末复习课件
第十八章 第4节 焦耳定律课件
第十五章 第3节 串联和并联课件
第十六章 第4节 变阻器课件
力和机械复习课件
16.2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课件
15.4 电流的强弱课件
13.3比热容课件
第十四章 第2节 热机的效率课件
16.3电阻课件
第十八章 第2节 电功率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2课件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课件
15.2电流和电路课件
第十八章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课件
第十三章 第3节比热容课件
第十五章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课件
第十六章 电压电阻复习课件
第十四章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课件
压强和浮力复习1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课1课件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总复习课件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课课件
第十六章 热和能复习课件
17.1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
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课件
第七章 欧姆定律复习2课件
15.1电阻和变阻器2课件
17.3电阻的测量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