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是教师传授理论知识的“附属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少;教师安排的多,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少;演示、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物理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强调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突出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一、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实验探究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物理知识。要帮助学生敢于质疑,不怕出错,不怕麻烦,同时在学生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探究活动。如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规律”的学习中,鼓励学生制作“小孔照相机”来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有的学生开始探究时,由于所用材料、孔的大小等不合适,探究不出规律,有些失望。笔者及时给予了指导,学生经过反复实验,不仅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还探究了像与小孔形状的关系、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像与物距的关系、像与小孔大小的关系等,通过探究归纳得到了光的传播规律。
对于学生的质疑或是明显不正确的猜想,教师不要简单的否定。如学生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提出质疑,认为电流在经过用电器后,电流会越来越小。对于这些质疑,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其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探究的勇气,然后协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出正确的物理规律。
二、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实践能力
有一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件事,在兼有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题,问“现在是九点一刻,再过多长时间,时针和分针重合?”中国学生听后赶忙拿出纸和笔进行计算,而国外学生则不慌不忙地抬起手臂,将腕上手表的时针和分针调至重合,可想而知,中国学生费半天劲,结果还不一定正确,而国外学生的答案立刻就出来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学生习惯于理论的计算,而国外学生则善于实践;同时它进一步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历来只重视了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做事”的能力。检验人才水平的高低最终不是看“做题”的能力,而是看“做事”的能力。“做题”与“做事”对于人的锻炼是有很大差别的,前者是虚拟的,后者是真实的。“做事”不仅需要智力,还需要协调能力以及情感、毅力等各种因素,比“做题”需要的能力更全面。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演示实验由教师做,学生随堂实验少而又少,实验性习题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基本是有名无实;而在国外的许多国家,自然科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实践活动上。他们几乎每节课都有实验或者演示实验,由老师或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或者边讲学生边实验;还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看电影,或用微机模拟操作等;还开设参观课、观摩课、实践日;经常搞各种竞赛活动,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设计、找材料、制作各种模型。在实验物理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调整课堂结构,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和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物理课中大多数的实验都不适合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该分组进行,每组2~3人。组内分工要明确,如甲负责操作、乙负责记录或不同学生负责从不同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转换,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第二次乙操作甲记录。教师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实验中的分工与合作。
四、增强实验课程的生活化
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纵观整个20世纪,对课程内容选择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科学世界,这种课程越来越脱离生活世界进而导致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蕴藏着深刻的物理原理。例如,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应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密切实验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物理课程标准要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要求物理实验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意味着实验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物理实验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和探究活动,这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物理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实验应该吸取新课程理念,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中学物理实验成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提高能力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flash课件包1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flash课件1
新人教版八上《平面镜成像》flash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PPT3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电流和电路》PPT课件5
奉新华林中学陈莹《光的折射》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flash1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上4.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2
新人教版八上《显微镜与望远镜》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上4.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3
新人教版八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4.3《汽化和液化》PPT课件4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电流和电路》PPT课件6
新人教版八上《探究光的反射定律》ppt课件
新人教版八上《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PPT2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电流和电路》PPT课件8
人教版物理八上4.2《熔化和凝固》PPT课件6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flash2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PPT课件8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PPT课件6
新人教版八上《声音的特性》ppt课件包(含素材文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PPT课件7
新人教版八上《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PPT课件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