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1.(2014广东)如图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配重、缆绳、滑轮和电动机等部件组成,连接轿厢的两根缆绳非常靠近,轿厢空载时的重量是3 100 N,配重的重量是3 000 N,某次电梯载货量的重量是1 000 N,当电梯匀速上升15 m,所用的时间为10 s,不计缆绳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在此运动过程中,求:
(1)轿厢 的速度大小.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3)电动机的功率至少多大?
2.(2014德阳)如 图所示,质量为70 kg,边长为20 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细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 N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绳重不计,g取10 N/kg).求:
(1)物体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3.(2014济宁)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山地自行车比赛项目将在济宁市万紫千红度假村举行,运动员李伟参加了小组选拔赛.图中的山地自行车为比赛用车,其相关数据见表: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 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 估算比赛中的山地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李伟在某路段匀速骑行6 km,耗时10 min,若该路段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的骑行功率.
4.(2014长沙)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D是动滑轮;配重A的质量为140 kg,底面积是8.010-2 m2,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 =1∶2.假定运动员体重是600 N,一只脚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10-2 m2,(不计杠杆重、绳重及摩擦,g取10 N/kg).求:
(1)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力是多大?
(2)当人将配重A匀速提升0.2 m时,人做功340 J,动滑轮重为多少?
(3)当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人对绳的拉力为多大?
5.(2013湖州)如图装置为某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时发明的可以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天平.其制作过程和原理如下:选择一根长1米的杠杆,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左侧离中点10厘米的A位置用细线固定一个质量为150克、容积为80毫升的容器.右侧用细线悬 挂一质量为50克的钩 码(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时往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钩码悬挂位置直接读出液体的密度.
(1)该 密度天平的零刻度应标在右端离支点O______厘米处.
(2)该密度天平的量程为多大?
(3)若将钩码的质量适当增大,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2014临沂)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吊车提升大理石板的示意图.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 kg/m3,每块大理石板的规格为50 cm50 cm2 cm,升降机吊框的重力是600 N.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g取10 N/kg.则:
( 1)一块大理石板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如果吊车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0 000 N,则该吊车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大理石板?
(3)在某次提升作业中,吊车钢丝绳的拉动速度是0.1 m/s,则在2 min内吊车将大理石板提升的高度是多少?
(1)拉力移动的距离:
s=ns物=22 m=4 m,拉力做的功:
W总=Fs=1103 N4 m=4103 J;
(2)∵=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W总=4103 J90%=3.6103 J;
(3)∵W=Fs,滑轮组对汽车的拉力:
F= = =1.8103 N.
∵汽车做的是匀速运动,
汽车受的拉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汽车受的阻力f=F=1.8103 N.
针对训练
1.(1)轿厢运动的速度:v= 1.5 m/s;
(2)配重重力对配重做的功:
W=Fs=Gh=3 000 N15 m=4.5104 J;
(3)当轿厢匀速上升时,轿厢竖直向下受到自身重和载货重,竖直向上受到配重拉力和电机的拉力,满足G空+G货=F配+F电,所以F电=G空+G货-F配=3 100 N+1 000 N-3 000 N=1 100 N,所以,电动机的功率至少为:
P= = =F电v=1 100 N1.5 m/s=1 650 W.
2.(1)物体A的重力
G=mg=70 kg10 N/kg=700 N;
(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拉LOB=FLOC,
则F拉= = =300 N;
(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F压=G-F拉 =700 N-300 N=400 N;
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0.2 m0.2 m=0.04 m2=410-2 m2,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1.0104 Pa.
3.(1)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 = =1.8103 kg/m3;
(2)以人体质量为70 kg计算,地面所受的压力:
F=G=mg=(10 kg+70 kg)9.8 N/kg=784 N;
地面受到的压强:
= =9.8105 Pa;
(3)运动员与车的总重力G=mg=784 N;
骑自行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Fs=0.02 G6103 m
=0.02784 N6103 m=94 080 J
功率P= = =156.8 W.
4.(1)配重A自由放置时对地面的压力:
F=G=mg=140 kg10 N/kg=1 400 N;
(2)根据题意可知,W总=GAh+G动h,即340 J=1 400 N0.2 m+G动0.2 m,则G动=300 N;
(3)设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且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人对绳的拉力为F;
人对地面的压力:F人=600 N-F;
由FOH=FEOE可得,FE= =2F;
对D分析可知2FE=G动+FA,即4F=G动+FA,
则FA=4F-300 N,故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为FA:
FA=1 400 N-FA=1 400 N-4F+300 N=1 700 N-4F;
因为配重A和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p人=pA,
= , = ,F=250 N.
5.(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F1L1=F2L2得,
150 g10 cm=50gL2,
解得,L2 =30 cm.
(2)根据题意钩码移动至最右端,该密度天平达到最大量程,设OA为L1,O点距最右端的距离为L2,容器的质量为m1,钩码的质量为m2,容器中加满液体的质量m,由F1L 1=F2L2得
(m1+m)gL1=m2gL2,
已知:m1=150 g,m2=50 g,L1=10 cm,L2=50 cm,
代入上式解得,m=100 g,
= = =1.25 g/cm3.
(3)当钩码的质量适当增大时,说明杠杆一侧的力增大,在力臂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另一侧的力也会增大,即该密度天平的量程将增大.
6. (1) 每块大理石重:G=mg=Vg=2.8103 k g/m30.5 m0.5 m0.02 m10 N/kg=140 N
一块大理石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 = =560 Pa
(2)升降机一次能提起的大理石块数:
n= = =210(块) 5ykj.com
(3) 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
s=vt =0.1 m/s120 s=12 m
大理石板上升的高度:
h= s= 12 m=4 m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2016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精品导学学案
初三物理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透镜教案
初三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
初二物理下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案
初二下学期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初三物理力和运动教案
初三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
初中物理下学期重力教案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探究运动和力关系精品导学学案B
【名师解读】初二物理运动和力复习精品导学学案
初三物理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教案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宇宙深处》教案
西八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中物理下学期眼睛和眼镜教案
初中物理下学期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案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和浮力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怎样认识力教案
初三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辅导教案
初三物理力的作用效果教案
初二物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案
沪科版初二物理第七章第五节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初中物理下学期怎样测量和表示力教案
初三物理液体的压强教案2
初中物理下学期滑轮和滑轮组教案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飞出地球》教案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粤沪版初二物理下册《探究浮力的大小》教案
初二下学期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