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预习,画出疑难。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先行学习教程(提前任课教师两个课时),画出自己理解不清,理解不了的部分。预习教材后,如果“没有”疑难,那么马上做教材所配置的练习,帮助画出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自己画出重点和难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为提高听课效率所应该准备的一个环节。
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通过教师讲解,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若课堂中没有听懂,尽量利用课间时间,当场解决。
三、回顾教材,再做练习。力争在头脑中回顾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内容,若记忆模糊,则把教材复习一遍;然后做教材配套练习,练习不必太多,一本足矣。
四、参照答案,检验练习。如果作业完成很好,则新课学习可以到此结束;如果做错(或者根本没有思路,没有完成作业),则回归教材,再仔细认真的阅读一遍,接着完成未完成的练习,如果已经得以完成,新课学习到此结束,如果还是无法完成,进入第五步。
五、勤于反思,分析原因。如果参考答案有分析说明,则此时比照分析说明,反思自己为什么做错(或跟本没有思路),找到原因,去除疑点。如果没有分析说明(或分析说明看不懂),则自己不要太费神,寻找外援帮助(例如与同学交流、咨询任课教师或家庭教师)。这里最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做错,找到原因。
物理学习,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勤于想象。一般需要经过联想,合理推想,大胆猜想。例如:联想“为什么“难以”感觉地球在运动?坐在火车或飞机上,闭着眼睛,感觉火车或飞机不再行驶或飞行,为什么?”;推想“描写物体的运动,需要参照物”;猜想“没有参照物,‘位置’或‘方向’等概念失去意义。”
二、咬文嚼字。学习物理概念、规律,须紧扣文字表述。比如“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里关键字有“物体”、“间”和“相互”。
三、詹前顾后。物理成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系统性。前面接触的概念、规律或重要结论与后面新学习的概念、规律或重要结论总是相互联系的,绝不会相互“抵触”。所以学习中需要瞻前顾后,分析这种其中逻辑关系。
四、多作比较。比较可以“同中求异”,也可“异中求同”。例如“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比较,相同之处,都是比值定义法。不同之处,物理意义差别“巨大”。这里,可能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才能较为彻底地理解。
五、做好实验。
六、使用好数学工具。比如“代数法”、“函数图像法”(包括“三角函数”)“向量法”和“不等式法”等等。
2016辽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整体求稳 大气灵活
2016陕西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变中求稳 难度降低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初三物理上学期工作总结
跨越“台阶”学好高中物理
世界欠这个中国人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南省高一物理下册期末备考综合测试题
2016年物理学与天文学会有哪些重大发现?
2015-2016学年初中物理教师上学期工作总结
全国卷II物理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关心身边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
初中物理怎么学?
专家全面解读2016年高考全国1卷物理试题
第一学期初三物理学科组工作总结
怎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体现物理教学的本质
如何区分物理中的变与不变?
初中物理重视思维方法
九年级历史下册中考模拟试卷
高一物理最有斯效的提分技巧!
中考备考:初三生将会面临的五大难题
高中物理教学的浅探
高一物理下学年期末备考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掌握基础知识点的技巧!
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总评
高中物理学习技巧:如何理性地认识和优化解题思路
九年级物理教学反思-沪教版九年级物理《16.3测量电功率》教学反思
精编高二下学年物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总结
探究中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和教学对策
高二物理电学实验分压限流电路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