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电路图(课本P103图8-1)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此为能力考点)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为近年考试热点)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物理表达式 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②I、U、R对应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三者单位依次是 A 、V 、
③ 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 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 与R成反比。
④
是电阻的定义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 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 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 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
练习:现有一个电池组,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一个已知电阻R0,导线若干,用上述器材测定待测电阻Rx的阻值,要求:①画出实验电路图;②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测量的物理量;③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待测阻值Rx的表达式。
方案一:⑴电路图如图甲
⑵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0
②断开开关S,把电流表改接与Rx串联,闭合
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x。
⑶ 表达式:
方案二:⑴电路图如图乙
⑵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0
②断开开关S,把电流表改接干路上,闭合
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⑶ 表达式:
方案三:⑴电路图如图丙
⑵实验步骤:①断开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0
②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
⑶ 表达式:
方案四:⑴电路图如图丁
⑵实验步骤:①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断开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⑶ 表达式: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现代顺风耳—电话教学设计
为什么会引发大海啸
洗衣房设备中的干洗知识
大雪后为什么很寂静?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案设计
光的色散教学设计
关羽和张飞比力气
光的色散 教学设计
照相机与眼睛教学设计
安全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解析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水烧开时不溢出来粥烧开了会溢出来的秘密
为什么飞机要逆风起降?
电压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用电压表测电压实验教案设计
行车安全距离多远合适?
长度与时间教案设计
第六章 电压教学设计
浅谈影响长度测量精度的因素和解决办法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力的测量实验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怎样使服装挺括?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鸽子是怎样认识回家的路的?
菜市场电子桌秤的常见“作弊手段”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