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其布朗运动越明显
C.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4.一位学生饮了180g水,他大约喝下去的水分子个数为 ()
A.6.02×1023 B.180×6.02×1023
C.18×6.02×1023 D.10×6.02×1023
5.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
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密度和体积
6.如图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和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某校中学生参加电视台“异想天开”节目的活动,他们提出了下列四个设想方案,哪些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
A.制作一个装置从海水中吸收内能全部用来做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B.制作一种制冷设备,使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以下
C.汽车尾气中各类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后严重污染了空气,想办法使它们自发地分离,既清洁了空气,又变废为宝
D.将房屋顶盖太阳能板,可直接用太阳能来解决照明和热水问题
7.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每一个分子的热运动速度都增加
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C.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对气体做了2.0×105J的功,若气体向外界放出1.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0.5×105J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11.如图所示,活塞将气缸分成两个气室,气缸壁、活塞、拉杆是绝热的,且都不漏气,UA和UB分别表示A、B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将拉杆向外拉动的过程中 ()
A.UA不变,UB变小
B.UA增大,UB不变
C.UA增大,UB变小
D.UA不变,UB增大
13.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的底部缓慢向上浮起,(若不计气泡内空气分子势能的变化)则()
A
B.气泡对外做功,内能不变,同时吸热
C.气泡内能减少,同时放热
D.气泡内能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14.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忽略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 ()
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
.封有理想气体的导热气缸,开口向下被竖直悬挂,活塞下系有钩码,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若大气压恒定,系统状态变化足够缓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升高,气体压强一定增大
B.外界温度升高,外界可能对气体做正功
C.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一定吸热
D.保持气体内能不变,增加钩码质量,气体体积一定减小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6.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 J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 J的功,同时吸收了0.3 J的热量 ,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________J.
17.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空气的摩尔质量为M,室温下空气的密度为ρ(均为国际单位)。则1kg空气含分子的数目为 ;室温下相邻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 .
三、计算题(共3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8.(10分)根据水的密度为ρ=1.0×103kg/m3和水的摩尔质量M=1.8×10-2kg,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水分子的直径。(用球模型解答,答案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9.要落实好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不只是政府的事,要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比如说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知道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害处更大.试估算一个高约2.8m、面积约10m2的两人办公室,若一人在吸一根烟,另一人不吸烟,求不吸烟者一次呼吸大约吸入多少个被污染的空气分子?(人正常呼吸一次吸入气体300cm3,一根烟大约吸10次)
20.我国陆地面积S=960万平方千米,若地面大气压p0=1.0×105Pa,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0=3.0×10-2k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mol-1,试估算:
(1)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总质量M总.
(2)我国陆地上空空气的分子总数n总.
(3)地面附近温度为270K的1m3空气,在温度为300K时的体积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物理课改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多因素问题的科学探究
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及其建构
自由落体运动备课的所想
物理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
高中教学的理性思考
用玩具电动机作发电机实验设计
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理想课堂的五部曲
动量和动能的本质的区别
国外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两种不同视角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
自动上坡的杠杆
未来教育新定律
物理实验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谈科学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前沿物理知识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高中物理课改的利与弊
教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几点思考
物理教学中的“探索 发现”法
基础物理教学的改革路向
物理学习分化探因与对策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