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比热容知识点复习整理:精选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欢迎参考!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Q吸 m(t-t0) m=Q吸 c(t-t0) t=Q吸 cm + t0 t0=t- Q吸 c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Q放 m(t0-t) m=Q放 c(t0-t) t0=Q放 cm + t t=t0- Q放 c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Q m△t m=Qc△t △t=Q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通过对比热容知识点复习整理:精选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物理网!
2016年中考物理家庭电路考点总结
中考时间敲定 昆明抽考地理物理
爱因斯坦错了?光速并没有那么快
2016年中考物理高分法则总结
小议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高考物理的提分要诀
物理很有趣:优雅的电路图台灯
名师预测2016年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知识点总结
2016年中考物理的高分秘诀
“回南天”是啥物理现象 成广州公务员考题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2016中考物理复习最常见的69个易错知识点大全
2016年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的经验指导
“相对论”妙解
初中物理力学知识以及解题技巧总结
经验点拨:学姐告诉你如何正确应对中考物理
对选考有要求的专业,八成“爱”物理
新粒子被发现 物理学家继续寻“味”之旅
2016广州高考一模 理综物理试卷独家点评
中考物理托盘天平测量题的解题技巧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中村修二: 未来十年,激光照片或取代LED灯照明
中高考做到这几个事儿,咋能成绩不好!!!
教师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电法测量探秦陵
2016年中考物理主要的失分题型总结
“错题集”是知识漏洞的题典
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的注意事项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学法指要
300余学生参加初中物理“边学边实验”大赛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