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比热容知识点复习整理:精选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欢迎参考!
1、比热容:
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比较比热容的方法:
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大。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大。
2、热量的计算公式:
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c=Q吸 m(t-t0) m=Q吸 c(t-t0) t=Q吸 cm + t0 t0=t- Q吸 cm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c=Q放 m(t0-t) m=Q放 c(t0-t) t0=Q放 cm + t t=t0- Q放 cm
③只给出温度变化量时用:Q=cm△t c=Q m△t m=Qc△t △t=Qc m
Q——热量——焦耳(J);c——比热容——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质量——千克(kg);t——末温——摄氏度(℃);t0——初温——摄氏度(℃)
审题时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通过对比热容知识点复习整理:精选九年级上册物理第三节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物理网!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5
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课件02
粤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PPT课件02
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 位移》PPT课件06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PPT课件02
粤教版必修一1.6《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PPT课件05
粤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PPT课件08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7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2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8
粤教版必修一1.1《认识运动》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 位移》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 位移》PPT课件03
粤教版必修一1.2《时间 位移》PPT课件02
粤教版必修一2.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07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4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PPT课件02
高中(必修)第四节 平抛物体的运动(粤教版)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5《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PPT课件03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9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4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6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1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3
粤教版必修一1.4《物体运动的速度》PPT课件06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PPT课件0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