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知识就需要平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查字典物理网编辑了必备的九年级物理第二节知识点复习:电流和电路,欢迎参考!
一、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元电荷: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
e=1.60×10-19C;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六、摩擦起电
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等;
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八、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干电池的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九、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1、电源: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电灯、电风扇等)
3、导线:输送电能的;
4、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同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
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
画电路图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是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十二、串联和并联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一条支路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
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
1.线路简其捷、不能出现交叉;
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致;
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
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分支点和汇合点。
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十四、电流的强弱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 1mA=1000μA
3、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I=Q/t,其中I的单位A,Q的单位C,t的单位s .
4、大体知道一些常见电流值。
十五、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符号A
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电流表的使用
(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
(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3、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对必备的九年级物理第二节知识点复习:电流和电路的学习,是否已经掌握了本文知识点,更多参考资料尽在查字典物理网!
试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施物理教育活动评价的三种方式
基础物理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
物理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物理教学合理性提问的要点与作用
怎样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
物理教学中对比性实验的运用
诗词与物理教学
谈自行设计物理演示实验的原则
开展教学专题研究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物理教学中主体主导主线的辩证关系
《摩擦力》课堂实录与评析
对试验教材把几何光学置于静力学之前的理解
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巧加砝码的规则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也谈高中物理的“必修”与“选修”
谈谈物理课堂提问
“光的本性”几个易混淆问题释疑
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
电磁场理论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于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合理性提问的建议
关于加强物理课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建议
大气压力在哪里
“大气的运动”一节板图设计
使用天平游码时的读数方法
物理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