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3、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34、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4
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摘要】有关于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您集合的,查字典物理网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学习信息,供大家参考!
一. 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只有一个选项正确,58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将一小球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回原处.小球上升阶段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7所示,设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和末速度大小相等
B.上升过程中和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相等
C.上升过程中和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变化量相等
D.t=4 s时小球落回抛出点
2.光滑水平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和B,如图1所示.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A、B两物体从静止出发一起运动.经过时间t,撤去拉力F,再经过时间t,物体A、B的动能分别设为EA和EB,在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有几个说法:
①EA+EB等于拉力F做的功 ②EA+EB小于拉力F做的功 ③EA等
于撤去拉力F前摩擦力对物体A做的功 ④EA大于撤去拉力F前 摩擦力对物体A做的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图5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4.如图5-1-14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与斜面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木块()
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
B.所受的支持力对木块不做功图
C.所受的摩擦力对木块做正功
D.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3、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34、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4
5.如图6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 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倾角为= 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
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6.如图6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
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
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
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
D.当支架从左向右摆回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7.A、B、C、D四图中的小球以及小球所在的左侧斜面完全相同,现从同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使之进入右侧不同的竖直轨道:除去底部一小段圆弧,A图中的轨道是一段斜面,高度大于h;B图中的轨道与A图中的轨道相比只是短了一些,且斜面高度小于h;C图中的轨道是一个内径略大于小球直径的管道,其上部为直管,下部为圆弧形,与斜面相连,管的高度大于h;D图中的轨道是个半圆形轨道,其直径等于h.如果不计任何摩擦阻力和拐弯处的能量损失,小球进入右侧轨道后能到达h高度的是 ()
图5-3-17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3、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34、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4
8.如图5-3-17所示,重10 N的滑块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从a点由静止下滑,到b点接触到一个轻弹簧.滑块压缩弹簧到c点开始弹回,返回b点离开弹簧,最后又回到a点,已知ab=0.8 m,bc=0.4 m,那么在整个过程中()
A.滑块动能的最大值是6 J
B.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是6 J
C.从c到b弹簧的弹力对滑块做的功是6 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题:
9. (4分)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先接通电,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D.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保持水平
10.(4分)利用图5-6-6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v22g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23、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34、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4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11.(9分)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5-6-8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 5.59 5.08 4.5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___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Ep=________J,动能减少量Ek=________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Ep与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Ep________E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12分)如图7所示,斜面的倾角为,质量为m的滑块距挡板P的距离为l0,滑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经过的总路程.
13.(15分)如图10所示,一滑块经水平轨道AB,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已知滑块的质量m=0.6 kg,在A点的速度vA=8 m/s,AB长x=5 m,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0.15,圆弧轨道的半径R=2 m,滑块离开C点后
竖直上升h=0.2 m,取g=10 m/s2.求:
(1)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滑块在圆弧轨道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18分)如图5-3-20所示,水平传送带AB的右端与竖直面内的用光滑钢管弯成的9形固定轨道相接,钢管内径很小.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6 m/s,将质量m=1.0 kg的可看作质点的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A端,已知传送带高度为h=12.0 m,长度为L=12.0 m,9字全高H=0.8 m,9字上半部分圆弧半径为R=0.2 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
(1)滑块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
(2)滑块滑到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3)滑块从D点抛出后的水平射程.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谈物理演示实验中的“五要五忌”
物理新教材中的误区及对策
浅议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联想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浅谈物理新教材的美育功能
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农村初中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尝试
浮力大小等于什么VS浮力的影响因素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观摩第二届全国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创新大赛的启示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我与物理新课改共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论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对策
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物理教学最优化
“纸”可以完成的小实验
“5E”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八年级物理六大实验剖析
浅谈初中物理课改教材中“实验”研究
落实新课标的重要环节
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把握新教材特点,落实新大纲精神
浅谈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初中物理新课程新在哪里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优化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与课程资源的整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