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飞机 B.模拟气流 C.地面 D.他本人
2.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5m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oC D.中学生百米跑成绩9.0s
3.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 B C D
4.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5.右图是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
反映的可能是
A.蜡的熔化过程 B.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6.下表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7.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
8.在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人在阳光下,地面出现人影 B.人在湖边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
C.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D.注满清水的碗底,看起来像变浅了
9.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 虚像、距离变大 B.虚像、距离变小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
10.罗恒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11.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
13.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而溅污衣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汪塘
14.水中游泳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过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旗鱼的速度最大 B.猎豹的速度最大
C.褐海燕的速度最大 D.三者的速度一样大
15.如图①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6.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米/秒,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秒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5秒钟才停止,放电的云与你相距 ▲ 米.
17.陈天敏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18.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 ▲ .
医生为病人诊病所使用的听诊器,如图甲所示,
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 .如图乙所示,
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这表明声音可
以 ▲ .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 镜,它能使太阳光 ▲ .
19.1998年,清华大学范守善小组成功地制备出直径为3-50 nm,长度达m量级的氧化稼半导体一维纳米棒,使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把氧化稼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50nm= ▲
mm= ▲ m.
20.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 决定的,白色物体在红光的照射下呈 ▲ 色.
21.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 时 ▲ 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 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22.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个时刻,甲、乙两名运动员
的位置如图所示,两名运动员中 ▲ 的速度
较快,判断理由 ▲ . 终点计时员总是在
看到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不是在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这是因为 ▲ .
23.安徒生的童话中出现的美人鱼的故事,但实际上鱼类眼睛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厚一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一些.所以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 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 (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下图中 ▲ (甲或乙)为远视眼镜.
24.王强同学身高1.7m,当他站在1m高的竖直平面镜前离平面镜3m远时,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 m,若他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那么他相对于镜中的像的速度是 ▲ m/s.
25.有些居民在大门上装上猫眼,室内的人贴近猫眼可以清晰地看到正立、缩小的室外景物,根据这一特点,你会选择 ▲ 做猫眼镜片.从室内观察室外时,其观察范围比未装有猫眼 ▲ (选填大或小)
26.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 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 .要成像,拍摄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 ▲ .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三、解答题:(共42分)
27.(2分)如图所示,S是光源,SO是光源发出的一条光线,画出SO的反射光线.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28.(2分)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9.(2分)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 ▲ 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 定律.
30.(3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则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
(1)实验的第一步需要改变 ▲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移动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2)在第二步中,小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图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31.(3分)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 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的读数为 ▲ cm.
32.(4分)小明同学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右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 ℃,那么温度计甲的示数是 ▲ ℃,乙的示数是 ▲ ℃.
33.(5分)军军在厨房中发现: 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
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
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 ,
仍然保持 ▲ 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4.(5分)小敏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1)小敏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 凸透镜(选填A或 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 (选填倒立或正立)、 ▲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敏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 (选填实或虚)像.
35.(5分)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
(1)小球在做 ▲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
(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
(3)小球在 ▲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4)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36.(5分)小明在100m的短跑道上步行,要用80s从起跑线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
(2)如果他在最初20s以0.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他的速度是多大?
37.(6分)某一时期,扬州开往广州的K221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
扬州
南京
黄山 萍乡
郴州
广州
到达时间 19:10 01:22 12:02 17:30 21:50
发车时间 17:30 19:16 01:30 12:10 17:36
里程/km 0 100 471 1167 1530 1904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广州所需的时间.(2分)
(2)计算列车由扬州开往南京路段的平均速度.(2分)
(3)假如列车用上面的速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已知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72m,K221次特快列车有11节车厢共长228m,求列车经过大桥所需时间.(2分)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
1、B 2、C 3、C 4、D 5、D 6、A 7、B 8、C 9、B 10、D 11、D 12、C 13、A 14、C 15、D
二、填空
16、340 2720
17、振动 音调
18、紫外线 响度 传递信息 凸透 会聚
19、510-5 510-8
20、反射光的颜色 红
21、升华 吸热 液化
22、乙;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多(相同的时间比路程);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
23、前 近视眼镜 甲
24、1.7 2
25、凹透镜 大
26、大于34mm小于68mm;大于68mm
三、综合题
27、(2分) 28、(2分)
29、漫反射 反射定律
30、入射光线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1、A B 2.20
32、D 1 -22 38
33、小水珠 高 气体 液化 气化 乙
34、A 倒立 缩小 正立 虚
35、(1)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2)小于 (3)EF
(4)C
36、1.25 m/s (2分)
1.4 m/s (3分)
37、1、时间t=28小时20分钟 (2分)
2、V=60Km/h (2分)
3、t=420s (2分)
查字典物理网初二政治教案
光电效应检测题1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1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学案2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学案
焦耳定律学案2
磁现象和磁场学案2
磁场章节练测题
磁感应强度学案1
简单机械达标测试题
机械效率达标测试题3
光电效应检测题2
交变电流检测题
热机课件2
焦耳定律学案1
电压电阻课件3
高压输电同步练测
电流的测量课件2
电磁波及其应用章节练测题
磁性材料同步练测
静电现象课时训练
电磁感应章节练测题
滑轮课时训练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导学案2
高二物理上册章节模块训练
电压电阻课件2
电能的输送学案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学案
磁感应强度学案2
电功与电功率课件
电压电阻课件10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