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透镜及其应用内容全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透镜及其应用内容全解
一、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二、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
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2.光心:薄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做透镜的光心。通常用O表示,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它是实际光线会聚点,也叫实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发散光线,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同样用F表示,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也叫虚焦点。
4.焦距: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f表示。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如下图所示。
5.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常用u表示。
6.像距: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常用v表示。
7.实像:由实际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是倒立的,实像既能被人眼看到,又能被光屏承接,使照相胶片感光。
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虚像是正立的,虚像只能被人眼看到,不能被光屏承接,不能使照相胶片感光。
三、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实)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如图所示:
3.通过凸透镜(实)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四、注意对会聚和发散的理解
初中物理中对会聚和发散的解释是以平行的入射光为前提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靠拢绝不能将会聚作用理解为就是将光线会聚一点,只有一些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才能会聚一点,如: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焦点).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远离一些,例如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要求在图中填入适当的凸透镜.在图1中折射光线对入射光线来说是发散的,因此,应该在图中填上凹透镜,而不是凸透镜.在图2中,折射光线对入射光线来说是会聚的,因此应在图中填上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
图1 图2
五、注意对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以及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的理解.
如图1所示,本来就会会聚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折射光线仍是会聚光线,而且会聚程度增加;如图2所示,本来发散的光线射到凹透镜上,折射光线仍为发散光线,而且发散程度增加.
图1 图2
综合上述,可以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可以是会聚光线,也可以是平行光线,还可以是发散光线.因此,把凸透镜的作用理解成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凹透镜的作用理解成凹透镜的折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了,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分散了,都是相对而言.这就是说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发散作用.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2014泰安市初中填空题物理模拟试题
初三物理第一次中考模拟试卷
初三物理期末考质量试卷
2014年初中会考物理适应性试卷
2014年九年级物理模拟试卷
2014年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试卷模拟练习
2014初三物理下学期月考试卷
2014年初三物理月考考试题
2014泰安市初中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2014延庆县初三物理一模试题
2014初三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2014年初中物理毕业班质检试卷
苏州市2014年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2014九年级物理四月调研试题
2014初三物理下学期月考考试题
2014初三下册物理月考考试试题
初三年级悬浮物理测试卷
2014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测试卷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卷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月考试题
北京初三物理试题上册
2014物理初三期中试题下册
2014物理初三期中试卷下册
2014初三下学期物理期中试卷
推荐2014年初三物理下册期中试题
2014初三下册物理期中考试题
2014泰安市初中三年级物理模拟试题
2014年初三一模物理试题
2014年苏州市初三物理模拟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