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外班练习题(有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外班练习题(有答案)
物理课外班练习题3
1.如图6所示,滑轮组在拉力F1的作用下,拉着重300牛的物体A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A匀速运动时受的阻力为56N,拉力F1的功率为P1 ,在10s内拉力做功为W1 。若滑轮组在拉力为F2的作用下,拉着物体A以0.5m/s的速度在此水平面上匀速移动 ,拉力F2的功
率为P2 ,在20s内拉力做功为W2 。滑轮自重和绳重忽略不计,则下列正确的是:
A.F1=100N ,P1= 450W; B.W1 :W2=3 :2 , P1 = 3P2
C.F2=210N ,P2=35W ; D.W1 :W2=1 :2 , P1 = P2
2.如图6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 N,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 N,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1、F2、F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100N、F2=50N、F3=200N B. F1=30N、F2=60N、F3=15N
C. F1=100N、F2=50N、F3=50N D. F1=30N、F2=15N、F3=60N
3.如图11所示装置,物体B所受重力为GB,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小红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B以速度v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将一个质量和体积都与物体B相同的物体C系在物块B下端,小红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B和C一起以2v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1:2=4:5,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拉力的功率是 。
4.边长为0.1m质量均匀的正方体物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5.0103 Pa。如图7所示装置,横杆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系在横杆B 端的细绳通过动滑轮连着物体M,用力F在A点竖直向上提横杆时,横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3 Pa,若仍用力F在距离A点0.1m处竖直
向上提横杆,使横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M 对地面压强
为1.0103 Pa,已知横杆长OB=0.8m,OA=0.6m,,g取10N/kg,
不计横杆质量、绳质量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物体M 的质量为50 kg
B. 物体M 的密度为0.5103 kg/m3
C. 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 D.力F的大小为24N
1.图27是小明用滑轮组从水池中用密闭容器A提取水的装置示意图,当容器A 到达水面前,在空气中匀速下降过程中,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1;当容器A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A未与水池底接触),且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 容器A在水中受到浮力为4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为F2,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2;浸没后容器A仍能继续下沉,当容器A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容器侧壁的阀门会自动打开,水会注入容器,注满水后,阀门自动关闭。提升注满水的容器A匀速上升的过程中(容器未露出水面), 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3,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3.已知小明所受重力为500N, N1: N2=46:47, N2: N3=47:41。(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求:容器A盛满水后,所盛水的质量。
2.如图25甲所示:在一个已经调平衡的有刻度的杠杆左端挂一铝制圆柱体(所挂铝圆柱体的位置A已固定,但细线长短可调),杠杆右端挂一所受重力G为5N的钩码(钩码位置可以在杠杆上移动),此时杠杆平衡,如图25乙所示,另有一个量筒、适当长度的细线和适量的水。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探究浸在水里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水的内部压强随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用的装置如图22所示,增加平底试管内的砂粒可以改变平底试管沉入水中的深度.现有天平一架(带砝码),底面积为S的平底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小药匙(即小勺)一把,满足需要的刻度尺一把和砂粒若干。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2.杠杆两端悬挂A、B两个物体,已知:OD=2OC。 物体A的高hA是物体B的高hB的两倍,物体A底面积SA是物体B底面积SB的两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图7所示,物体A对水
平地面的压强为p1,两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A、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的密度关系:2B
B.两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是GA∶GB=2p1∶BghB
C.物体B单独放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2AghB-p1
D.物体A如图放置与将它浸没水中未触底时,A所受
杠杆的拉力之比是TA∶TA=B∶2(水)
3.如图12所示装置,物体B所受重力为GB,物体A在物体B的作用下
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小明用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
使物体B以速度v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将
物体B换成物体C后,小明用另一个水平向左的力拉物体A,使物体
C以4v的速度匀速上升,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不计绳重
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第二次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拉力的功
率是 。
1.图9所示装置中,物体A重20N,B重10N,C重6N。
滑轮甲重3N,乙重2N。装置平衡时,A对地的压强跟
B对A的压强之比为pA∶pB=1∶1。当物体C有100cm3
的体积浸入在水中后,A对地的压强跟B对A的压强之
比pA∶pB= 。(g=10N/kg)
2.用密度为的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可悬浮在水中,如图6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线相连,放在水里静止后,盒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对球的拉力是2N,如图6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水=3:1
B.金属盒的体积为610-4m3
C.金属球的质量为0.4kg
D.金属盒空心部分体积是510-4m3
3.如图10所示,A、B两个正方体挂在杠杆的两端,已知物快A的边长为10cm,物块B的边长为20cm,它们的密度分别为A=3103kg/m3,B=2103kg/m3,当杠杆水平平衡时,物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2500Pa,将物快A完全没入水中后,当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物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g=10N/kg)
4.如图25所示,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配重A受到的重力为350N,其底面积为510-2m2。B、C都是定滑轮,D是动滑轮;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3OH。小明受到的重力为500N,当他通过细绳在H点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1、T2时,杠杆两次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1、F2,配重A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A1、F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且两次A对地面的压强相差2103Pa。已知F1∶F2 =4∶3,p1∶p2=3∶2 。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及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力均忽略不计。求:
(1) 拉力FA2与FA1之差;
(2) 小明对地面的压力F1 ;
(3)当小明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 3时,
配重A匀速上升2c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请画出相关受力分析图)
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4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4.4《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6
人教版物理八上5.2《电流和电路》WORD教案2
新人教版八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WORD教案7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WORD教案8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3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10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7
新人教版八上《第5节 光的色散》word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5
新人教版八上《声音的发生和传播》word教案1
新人教版八上《第一章 声现象》word导学案(5课时)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5.3《串联和并联》WORD教案7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9
人教版物理八上5.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WORD教案8
新人教版八上《声的利用》word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5.1《电荷》WORD教案8
人教版物理八上5.4《电流的强弱》WORD教案1
人教版物理八上4.4《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1
新人教版八上《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word教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