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要准确判断和测
量温度要使用 .
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的
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 和 。
3.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4.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 的意思是,它所
表示的 .
5.摄氏温度的规定法是 的温度是0摄氏度,
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分别用 和
表示.
6.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一4.7℃读做 或
.
7.查阅教材P7l的表格,指出以下温度值;钨的熔点 ,酒精沸点 ,冰的熔点 ,水银凝固点 . 你对表中其他哪些数据感兴趣,可以写出两个 、 。
8.体温计的作用是 ,量程是 ,
分度值是 .
9.体温计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你知道吗?请注意观察体温计,并指出它结构上的两个特点 、 。
10.如图(甲)所示的温度是 ,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是 .
11.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图 ,请指出其余各幅图错误的原因① ;② ;③ .
12.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合理顺序,把下列操作步
骤依次排列起来 ( )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读出温度值
E.稍候一会,待示数不变
13.小明同学用玻璃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先选择一只量程合适的温度计。然后看清了它的分度值,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发现液柱缓慢上升,于是他立刻将温度计取出读数.
请指出小明操作中的错误
。
14.体温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仪器.给体温计消毒时,应该 ( )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20min至30 min
C.用医用酒精棉球擦试
D.在火焰上烧
15.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只实验室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刻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刻读出示数.
16.0℃的水和0℃的冰比较哪个更冷些 ( )
A.0℃的冰 B.0℃的水
C.两者一样冷 D.无法比较
17.有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沸水中的读数为96℃.用这只温度计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读数为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 )
A。54℃ B。50℃ C.48℃ D.46℃
18.一只体温计读数是37.2℃,不经过甩,先后测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值分别为:35.9℃、36.4℃、37.6℃、38.8℃.经测量,下列关于这只体温计读数正确的是 ( )
A.甲的读数为35.9℃ B.乙的读数为36.4℃
C.丙的读数为37.6℃ D.丁的读数为38.8℃
19.每天测量体温是科技 中学预防非典的重要措 施之一6月3日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方向(如图)观察读数,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 .图给出了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她的体温是 。
20.一只没有刻度的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把此温度 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液面在6 mm处,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时,液面在86 mm处,那么 mrn表示1℃,若用温度计测温度为50℃的水,液面应在
mm处.
21.为了探究物体受热后的膨胀情况,物理课外活 动小组的同学分别作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把一根弯成直角的玻璃管穿过软木塞 插进烧瓶里,在水平部分的玻璃管里预先装有一段带颜色的小水柱.用手握着烧瓶,这时可以看到玻璃管里的小水柱向右移动.如图甲所示.
实验二:在烧瓶里装满水(或煤油),用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把瓶口塞紧,液面就升到玻璃管里.在玻璃管上套上橡皮环,标出这时液面的位置.对烧瓶加热,就会看到玻璃管里的液面上升.如图乙所示.
实验三:如图丙所示,将铜棒的左端固定,右端放在转轴上,.转轴上装着指针,给铜棒加热,可以看到指针向右偏.
请回答:
(1)三种实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2)实验三中铜棒右端为什么要装一指针?
(3)结合实验一、二、三可得到什么结论?
(4)请举一例说明,此结论有什么用途?
22.六月中旬,非典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人们对其防范措施没有减弱.一天,小明早上照倒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图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 填 、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 .
23.如图所示,请指出图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两处错误:① ;② .
24.抗击非典 期间,我们更多地使用了体温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体温计的一个侧面做成了 凸起的形状,起到了 的作用.
25.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6.小丽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热水倒入另一烧杯中很少,然后像图中所示的那样去测量和读数,她这样做被小字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来 ( )
A.不应该倒人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巧割啤酒瓶
对一个瓶口破损的啤酒瓶,人们往往一扔了
之.其实,只要稍加切割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啤酒
杯或一只烟灰缸.玻璃啤酒瓶也能切割吗?当然可
以,而且还挺简单的.
取一只大脸盆,盛满水后放在一边备用.取一
条长60厘米扎鞋底用的粗棉纱线,放在酒精或煤
油中浸一会儿.取出后,在啤酒瓶外壁离瓶底12~
14厘米处,紧挨着绕上两圈,把线抽紧后打一个死
结,剪去多余的线头.擦燃火柴,点着棉纱线.在
线快烧断时,迅速把直立着的啤酒瓶横放到脸盆里
的冷水中,一手握在瓶底附近,一手抓住瓶颈.两
手同时用力向外一掰,只听啪的一声,啤酒瓶
便在绕线处断开了.用砂轮或直接在水泥地上磨平
断裂的锋口,用清水洗净,一只啤酒杯便做成了.
如果把线绕在离瓶底约3厘米处,就可得到一个袖
珍玻璃花盆了,盛一点清水,放进几块鹅卵石,种
上一枝水仙花,放在书桌上,另有一番情趣.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1.. 叫做熔化 叫做凝固.
2.按照熔化时规律的不同,固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 ,一类是 .
3. 叫熔点.
4.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5.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6.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
7.纯铁的熔点是1 535℃,液态纯铁的凝固点是 .俗语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化雪过程中要从 中 热量,致使
的温度 .
8.松香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因而松香属于 .
9.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将不发生热传递.现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不考虑水的蒸发和冰的升华现象),水的质量 ,冰的质量 (填增多、减少或不变),水的温度为 ,冰的温度为 .
10.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像中AB段表示 态, 热,温度 ;BC段表示
态, 热,温度 ;CD段表示
态; 热,温度 ;海波的熔点是 .
11.在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萘熔化图像的是( )
12.关于物质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D.非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
13.白炽灯发光时,灯丝温度高达2 000℃以上,那么下列材料中适合做灯丝的有 ( )
A.铜 B.铁 C.钨 D.金
14.下表中是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在一265℃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③水银温度计在一40℃时不能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5.要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效果好些的是 ( )
A.0℃水 B.0℃冰 C.效果一样D.无法判断
16.我国北方寒冷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是由于 ( )
A.水银的密度大
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
17.某种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如图所示,该图像可以反映 ( )
A.玻璃的熔化过程 B.玻璃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海波的凝固过程
18.把冰水混合物拿进一10℃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都有可能
19.如图所示,是观察某种晶体熔化过程的实验,装有晶体粉末的试管不是直接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而是浸在盛水的烧杯中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试管中插入一只温度计,烧杯中也插一只温度计, 当晶体熔化时,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时烧杯中温度计的读数将 试管中温度计的读数(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0.在每分钟供热不变的情况下,给温度为20℃的某物质加热,测得数据记录于表一中,请在给你的温度、时间坐标(图)中画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它熔化过程经历了 分钟,此物质在5分钟时处于 态,这种物质是 .
21.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 )
A.铁皮比锡更坚固 B.铁的熔点比锡高
C.铁的熔点比锡低 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
2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块将 ( )
A.熔化一部分 B.大部分都熔化
C.一点也没熔化 D.无法判定
23.在一只试管内装有一些萘和海波的晶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出来,则至少应该将它加热到
℃,但不能达到 ℃,然后收集 态的 就可以了.
2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25.菲菲学了熔化和凝固一节课后,到实验室里自己作了一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她作了四块固体A、B、C、D的熔化实验,记录下了它们熔化时温度随时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根据菲菲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6.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只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的结论是 .
27.(1)海波是一种晶体,熔点 是48℃,图中是海波的凝固图像的是 .
(2)48℃时海波的状态可能是 、 .
.
28.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一个共性是 。
29.两个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松香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由图甲可知此时的温度计示数是 ℃.各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 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乙、丙两图所示,其中 图能反映海波的熔化特点.
3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花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多孔的冰豆腐
寒冷的冬天,吃土一碗热乎乎的冻豆腐,那真算得上是一种别具风味的美菜呢!
豆腐本来是光滑细嫩的,冰冻以后,它的模样
为什么会变成像泡沫塑料呢?
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我们知道,水有一种奇异的特性t在4℃时。它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f到O℃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不是缩小而是胀大了,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当豆腐的温度降到O℃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整块豆腐就被挤压成网络形状.等到冰融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孔洞,使豆腐变得像泡沫塑料一样.冻豆腐经过烹调,这些孔洞里都灌进了汤汁,吃起来不但富有弹性,而且味道也格外鲜关可口.
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冰冻膨胀的原理,并利用它来开采石头:冬天,他们在岩石缝里灌满水,让水结冰膨大,把巨大的山石撑得四分五裂,很快就能采到大量的石料.
近年来,工业生产上出现了一种巧妙的新工艺冰冻成型,也是冰冻膨胀原理的应用.办法是:根据零件的形状,用强度很大的金属,做一个凹形的阴模和一个凸形的阳模,把要加工的金属板放在两个模的中间,在阳模和密闭的外壳之间,灌满4℃左右的水,然后把这个装置冷却到O℃以下.这时,由于水结冰,体积膨胀,冰产生的巨大力量把阳模压向阴模,便把金属板压成一定形状的部件了.
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水温低于4℃时体积反而增大.所以.在4℃时水就不再上下对流了.因此,到了冬季,寒冷地区江河湖海,表面上虽然结了厚厚的冰层,但下面水的温度却保持在4℃左右,这就给水生物创造了生存的环境.
冰冻也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它能使水缸冰破,把自来水管道冻裂因此,在冬季来临的时候,要及时做好保暖防冻工作.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1. 叫汽化, 叫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和 .
3. 叫沸腾.
4.水沸腾时的现象是
.
5. 叫沸点.
6. 叫蒸发.
7.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的感觉是 ,这是因为 。
8.使气体液化的好处是 ,便于 .
就你所知道的事例,请举出一个使气体液化应用的实例 .
9.液体沸腾的特点:① ,② .
10.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② .
11.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 ,因此,蒸发有
作用,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感觉到凉爽是利用水 来降低气温的缘放.
1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室内的 遇到
液化而成的.
1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降低形成露或雾,这是 现象,白天,在阳光照射下,露和雾消失,这是 现象.
14.将湿衣服摊开,放在向阳的地方,衣服干得快,是因为衣服被阳光照射,衣服里的水温度 ;把衣服摊开,增大了 、加快衣服里水的 ,所以衣服干得快.
1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① ,
② ,③ .
16.同质量同温度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严重,这是因为 .
17.液体打火机里的乙烷气体,是利用 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8.从嘴里缓慢哈气在手背上,手感到 ,这是因为 的原因;而从嘴里急速吹气在手背上,手感到 ,这是因为 .
19.我国发射卫星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以氧和氢作燃料,它们是在一定的低温下,用 体积的方法,将氧和氢 成为液态的氧和液态的氢装在火箭里的.
20.有一瓶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混合气体的温度降低,首先变成液体的是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氨和液态氧的沸点分别为一33℃和一183℃).
21.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自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
,后是 .
22.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 和 ,同普通的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 目的.
2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加热到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下的形状变化大致为图中的哪一种?
(填字母).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必须继续 .
24.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 ,温度计示数 (填变化情况),这个实验说明了 .
25.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26.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D四组同学各自作了研究实验(实验材料是相同的胡萝卜),如下图所示,这四组实验中,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是 ( )
27.标准大气压下,水和酒精的沸点分别是100℃和78℃,把水和酒精分别装在两个试管里放到正在不断加热的100℃的沸水中,如图所示,则试管中的 ( )
A.水和酒精都沸腾
B.水和酒精都不沸腾
C.水能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D.水不会沸腾,酒精能沸腾
28.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温度计,C是一个小水槽,B的玻璃泡被浸湿的纱布包着,正常情况下两只温度计的示数 (填A或B,,)的大些,两只温度计示数差越大表明室内越 (填潮湿或干燥).
29.如图,取一枝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30.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 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 ( )
A.液体温度 B.液体的表面积
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 (选填A、B,、C或D(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3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两杯水加热,观察其中温度计示数 不变的那一个 ,它的读数是 ℃,该实验说明了什么?答: 。
32.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 因为水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3.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
现象面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 的(选填上或下).
34.图(1)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 ℃.
3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
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36.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37.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
A.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D.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
38.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掉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将疏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1. 叫升华; 叫凝华.
2.六种状态变化中,吸热的有 ;放热的有 .
3.在烧瓶里放入少量固态碘,微微加热,固态的碘没有 成液态的碘,而 变成了紫色的 .停止加热后,碘蒸气也没有 ,而直接在烧瓶上有 的碘晶体.
4.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 .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这是 .
5.人们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 ,来使运输中的食品 ,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6.今年冬天,为了美化环境,小强和一些同学一起在自家小区的院子中雕刻了一匹冰雕小羊,但元宵节刚过小强发现小羊瘦了,这是 现象,又过了一段时间,小羊饿得哭了,这是 现象.
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夏天,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C.初春的早晨,瓦片上出现了霜
D.深秋的傍晚,空气中出现了雾
8.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9.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
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
10.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霜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冰化成水 D.水结成冰
11.夏天,把卫生球(由萘制成)放进衣柜里,几个月后,打开柜子发现卫生球没有了.这是由于 态的卫生球 成气态的萘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12.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人高空中,若水蒸气温度 ,就要液化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形成了天空中的云.
13.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可以解释为 ( )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形成之前的气温高,雪
后气温一定比下雪前低
C.霜是在地面形成的凝华现象,霜前气温骤降 到0℃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固态的霜;而雪下过之后因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而使 地面气温降低
D.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14.家用白炽灯用久后,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电灯丝发生了 ( )
A.升华 B.凝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5.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
是 ( )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
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16.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及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的CO2)是一种 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 )
A.a、e B.a、d、f
C.b、e D.e
18.下面四个现象中,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 )
A.冬天清晨瓦上有霜
B.寒冷冬天的清晨常在窗玻璃上发现有冰花
C.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室后结成一块
D.冰箱冷冻室四周箱壁上有冰粒
19.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
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屑于
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
粉,属于凝华现象
20.现代医学上有叫冷冻疗法的,即使部分组织(如疣子)迅速低温冷冻,使其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你能想像冷冻疗法的方法吗?
21.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的碘块,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观察到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这一状态变化叫 ,说明 ,由此推断,凝华过程要 .
22.小刚家的灯泡坏了,小刚在更换灯泡时,发现旧灯泡表面很黑,他以为灯泡上落了灰,但却擦不掉,仔细一看,旧灯泡的灯丝比同规格的新灯泡的灯丝细.他感觉很奇怪、你能帮他解开心中的谜团吗?①旧灯泡灯丝变细是因为 ,②旧灯泡表面看起来发黑是因为 .
23.小明同学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为了加快实验进程,用酒精灯直接对在烧瓶中的碘加热,结果发现在加热过程,刚开始碘发生升华现象,但很快碘熔化了,变成液态碘.请你说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
24.谚语是我国民问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 而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由于 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5.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属于升华的是 ;其中②、③、⑤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凉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26.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27.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 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汽化、凝固B.升华、凝华、熔化
C.汽化、凝华、熔化D.液化、凝固、熔化
2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
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成的
D.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
气凝华的结果
奇妙的干冰
在美国南部的得克萨斯,曾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几名地质堪探员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勘探油矿,钻到很深的地方.突然,地下冲出一股气体,顿时管子口喷出了一大堆白色的雪花.好奇的队员们上去滚雪球,结果,手上都变黑了甚至起了泡.
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干冰.干冰不是水凝结成的冰,而是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凝结而成的.
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钢筒中,再加压力,就变成水一样的液体,如果温度更低一些,就变成白色的固体,像冰一样,千万不能用手去拿,因为它的温度低到一78.5℃,会把手冻伤.
要是把干冰放到房间里,它很快就销声匿迹,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消失于空气之中,这种过程物理学称为升华.有趣的是,干冰急剧升华时,会使周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雾.在舞台上为了造成云雾缭绕的景象,就是请干冰帮忙拍摄而成的.
在合适的情况下,从飞机上往云朵里撒。干冰,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呢.
第四章 检测(1)
一、填空题
L.雨后,用扫帚把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利用了 而加快了水的蒸发.夏天扇扇子,只是加快了 ,从而加快了汗水的 ,而蒸发 ,所以感到凉快.
2.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 使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
3.图表明,由于发生了
现象,他看不清热锅内的食物,物质在发生此现象时要
热量.
4.在医院里,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化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是利用了 液体氯化烷 时需要 热的原理.
5.紫砂壶是一种用土烧制成的多微孔容器,夏天盛茶水,饮用感到特别清凉,它是利用了 的原理。
6.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吃冰棒解热 ;
2)铁水铸成铁块 ;
3)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一天天减
小 ;
4)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 成的小水滴和
水蒸气 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5)湿衣服变干 .
7.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
8.2000年《新华日报》有一则消息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趋严重的形势,专家们提出了诸多建议,用以减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请你谈谈你的方法
(至少写出两点).
9.前不久,小明同学家里买了一盏带万年历的台灯,其中还有电脑报室温的功能,小明随手按了一下控制钮,里面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7点15,室温为摄氏21度。试问:这句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把它改正过来. 。
10.在我们生活中为防止液体的蒸发而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试举出一例: 。
11.在北方的冬天,如果用舌头接触低温的物体,如铁架、钢窗等将是十分危险的,造成被粘住甚至冻伤的情况,请解释一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二、选择题
12.如图所示,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13.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如果从外界吸收不到热量,
那么液体 ( )
A.蒸发不能继续进行
B.蒸发能够继续进行,使液体温度升高
C.蒸发能够继续进行,使液体温度降低
D.蒸发能够继续进行,使液体温度不变
14.铁的熔点是1 200℃,那么在这种温度下的铁可能存在的状态是 ( )
A.固液共存 B.固液气三态都有可能
C.固态 D.液态
15.在雾、露、霜、白气中,属于液化形成的是 ( )
A.雾、露、霜 B.露、霜、白气
C.露、雾、自气 D.雾、霜、白气
16.寒冷地区要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因为酒精具
有 ( )
A.较高的沸点 B.R较低的沸点
C.较高的凝固点 D.较低的凝固点
17.如图,描述常温下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 )
18.在20℃的房间里,放有一烧杯酒精,将温度计
放入酒精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它的示数,则发现 ( )
A.高于20℃ B.低于20℃
C.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保持20℃不变
D.一直等于20℃
19.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冷水盆中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盆中有一部分水结冰,梨的温度升高
B.盆中有水结冰,梨的温度不变
C.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降低
D.盆中的水都结成冰,梨的温度不变
20.某人用一只没有甩过温度为37.8℃的体温计,给另两个同学测体温,测得这两位同学的体温为( )
A.37.8℃ 36.5℃ B.3.39℃ 37.8℃
C.39℃ 36.5℃ D.36.5℃ 37.8℃
21.盛着水的纸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水被烧开了,而纸盒仍不会被烧着,是因为 ( )
A.水可以灭火
B.水蒸气吸热有散热作用使水温降低
C.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
D.纸把热传递给了空气
22.如图中容器底部放水,水上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先沸腾,油然后沸腾,水
和油同时蒸发
B.开始油蒸发,水不蒸发,热后同时蒸发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最后同
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化后,油
才能沸腾
23.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变焦,这是因为 ( )
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 水分被蒸发
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蒸发
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
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不到100℃,饺子中的水分被汽化
2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 )
A.春天小草上的露水
B.夏天冰棒冒白气
C.秋天房顶上的白霜
D.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25.北方的冬天气温低于0℃,在阳光不能照射的背阴处,雪也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是( )
A.液化 B.熔化C.凝华D.升华
26。把一l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
A.冰增多,水减少 B.冰减少,水增多
C.冰不增多,水也不减少
D.以上现象都可能出现
27.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一位物理教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它是由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阅读上文,回答:
(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 ;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 。
28.对如图所示的仪器进行观察,则观察结果是:
(1) ;
(2) ;
(3) ;
(4) .
29.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
有 和 .当水温到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后5分钟为止,则记录表格如下:
(1) 温度记录须沸腾后5 min才停止的原因是:
,沸腾后5 min时间内温度将 (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2)表中给出水的沸点偏 (填高或低)原因是: .
30.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话,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 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第四章 检测(2)
一、填空题
1.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2.天空中的云彩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这是因为食盐水的凝固点 .
4.严寒的冬天,室外行走的人眉毛胡子上都挂满了
白霜,这是 现象.
5.用久了的白炽灯变黑的过程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
先 后 的缘故.
6.某同学按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是 .
7.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些冻梨拿到屋子里,浸没在冰水盆中.在冰梨解冻过程中,盆里的水开始出现冰,此 时盆中水的温度为 。
8.在很冷的地区,要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
9.无线电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电烙铁将零件焊接在线路板上.在整个焊接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10. 和 是使气体液化
的两种方法.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 的方法使它成为液 体贮存在钢瓶里的(如图).
11.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通过小镜子的反射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 。
12.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
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3)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13.用塑料薄膜把田地覆盖起来,是农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 地膜覆盖法,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二、选择题
14.我国自行设计的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飞船飞向太空,当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为了起保护作用,常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时,将 ( )
A.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C.熔化、汽化都吸热 D.熔化、汽化都放热
1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1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暖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 )
A.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C.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D.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8.为了预防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 前先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 ( )
A.蒸发吸热 B.蒸发放热
C.液化吸热 D.液化放热
19.如图,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逐渐升高 B.不变
C.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
D.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
20.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就不见水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是只能暂时
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
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
能暂时止沸
21.冷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 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C.汗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冰花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22.液体蒸发过程中,如果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能继续蒸发
B.能继续蒸发,且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C.能继续蒸发,但液体温度降低
D.不能确定能否蒸发
23.如图所示。图形和文字搭配不正确的是
24.在同一教室内有四只温度计,把它们分别放在空气中,放在装有酒精的开口烧杯中及封口的瓶中,用电风扇吹,如图,其示数都是20℃,那么,不准确的温度计是 ( )
25.电冰箱制冷的原理是根据 ( )
A.制冷剂凝固时向冰箱外散热,使箱内温度降低
B制冷剂液化时向冰箱外散热,使箱内温度降低
C.制冷剂汽化时从冰箱内吸热,使箱内温度降低
D.制冷剂在冰箱内熔化时,从箱内吸热使箱内
温度降低
2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而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三、实验探究题
28.图是小明同学所作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种):(1)
(2) 。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29.小明为了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放置在同一房间(相同环境)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观察到酒精液面明显低于水的液面.试根据这个蒸发快慢的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30.在学习太阳能的利用时,小强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黑色物体与白色物体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本领哪个大?他提出的猜想是:黑色物体对太阳辐封能的吸收能力比白色物体强.
(1)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实例来支持(或反对)他的猜想;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或否定)他的猜想.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
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人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你会看到 .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现 .前一次发生的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后一次由于 从而发生 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32.据《北京晚报》,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一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中的沙丘上均匀覆盖着约5 cm~10 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20分钟左右积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眼前的这一现象令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积雪为什么不见了? ;
(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人教版初 中物理函数章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 语上册第十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十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九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童趣》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理想》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人生寓言》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我的信念》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版初一物理上册大纲
人教版初一英语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在山的那边》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生命生命》教案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教案
人教版初一英语上学期6---10单元试题
人教版初二物理期末试题
人教版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一)
人教版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二)
人教版初二英语上册单词表(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卷答案
水烧开时不溢出来粥烧开了会溢出来的秘密
密度教学设计
电火花的产生及有效预防
鸽子是怎样认识回家的路的?
为什么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均用三线插头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安全带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解析
光的色散 教学设计
电热水壶水开自动断电的工作原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吃鸡蛋有诀窍
电冰箱在停机后不能立刻起动的原因
美国实验证明高空坠落硬币不会砸死人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常见电磁辐射大揭秘
闪电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
日常生活中的电器辐射无需恐惧
为什么电灯泡的形状都是梨形的
为什么专业相机都是黑色的
大雪后为什么很寂静?
为什么会引发大海啸
白炽灯为什么用钨做灯丝
“鸟巢”抗震:模拟天然鸟巢构造
电力火车是如何取电的?
关羽和张飞比力气
为什么熟鸡蛋能竖立旋转
夜明珠为什么发光
为什么飞机要逆风起降?
洗衣房设备中的干洗知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