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1)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
(2)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3)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
德育目标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能否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更科学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仪器、物品.
重点是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就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现的自然现象.
引导探究
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
1.全反射现象演示仪,接线板,烟雾发生器,火柴,产生烟雾的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半圆柱透镜),弯曲的细玻璃棒(或光导纤维).
2.烧杯,水,蜡烛,火柴,试管夹、镀铬的光亮铁球(可夹在试管夹上).
3.自行车尾灯(破碎且内部较完整).
4.直尺.
教学环节
演示Ⅰ将光亮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黑,将试管夹和铁球置于烛焰的内焰进行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再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现象.
1.全反射现象.
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通常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若满足了某种条件,光线不再发生折射现象,而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全反射现象.
那么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产生全反射现象呢?
2.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对于两种介质来说,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光密介质,而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介质,即绝对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光疏介质,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例如:水、空气和玻璃三种物质相比较,水对空气来说是光密介质,而水对玻璃来说是光疏介质,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光线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例如由空气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例如由水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既然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预料,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演示Ⅱ将半圆柱透镜的半圆一侧靠近激光光源一侧,使直平面垂直光源与半圆柱透镜中心的连线,点燃烟雾发生器中的烟雾源置于激光演示仪中,将接线板接通电源,打开激光器的开关.一束激光垂直于半圆柱透镜的直平面入射,让学生观察.我们研究光从半圆柱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偏折情况,此时入射角0,折射角亦为零度,即沿直线透出,当入射角增大一些时,此时,会有微弱的反射光线和较强的折射光线,同时可观察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而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临界角C.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C表示.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C就是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3.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1)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Ⅰ.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对水来说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正对小球看过去会出现一些较暗的区域,这是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区域,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这个实验,学生会有另一番感受.
(2)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用灯光来照射尾灯时,尾灯很亮,也是利用全反射现象制成的仪器.在讲完全反射棱镜再来体会它的原理就更清楚了.可先让学生观察自行车尾灯内部的结构,回想在夜间看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它,从而更好的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3)用激光演示仪的激光光源演示光导纤维传播光的现象,或用弯曲的细玻璃棒进行演示,配合作图来解释现象:
从细玻璃棒一端射进棒内的光线,在棒的内壁多次发生全反射,沿着锯齿形路线由棒的另一端传了出来,玻璃棒就像一个能传光的管子一样.
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m到100m左右,而且是由内心和外套两层组成的,光线在内心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如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的纤维就可以传递图像.
(4)让学生阅读大气中的光现象--蒙气差,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
1.全反射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光学现象之一,产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是: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它与光疏介质的界面上,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这两个条件都是必要条件,两个条件都满足就组成了发生全反射的充要条件.
2.全反射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多的.在用全反射的知识解释时,特别要注意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逻辑推理,一般是依据条件要叙述清楚,根据要给充分,结论要简明.
3.为了给后面全反射棱镜的学习打基础.临界角是几何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高中阶段不深入讨论临界的情况.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4《汽化和液化》PPT课件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1
北师大版初二《磁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4《汽化和液化》PPT课件1
八年级实验探究《是什么吸引蝴蝶到花上去》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5.5物体的颜色(北师大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物质的状态》PPT课件2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1.1《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PPT课件1
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2
北师大物理第八章《飞机为什么会上天》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2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5
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1
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北师大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4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1《物质的状态》PPT课件1
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北师大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PPT课件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4
八年级上册5.4光的折射(北师大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课件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PPT课件1
八年级上册5.4光的折射(北师大版)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5《升华和凝华》PPT课件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PPT flash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