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和物体知识点:力和物体的平衡
【摘要】有关于高中物理力和物体知识点:力和物体的平衡是查字典物理网特地为您集合的,查字典物理网编辑将第一时间为您整理全国学习信息,供大家参考!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FN进行计算,其中F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max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1和F2)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1-F2|F1+F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0,Fy=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查字典物理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力和物体知识点:力和物体的平衡
2007年四川省广元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毕业与高中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临沂市初中毕业与高中考试试卷(物理部分)
2011年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四川省德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9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07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内蒙包头市高中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实验区)物理部分
2007年襄樊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课改区)
2007年辽宁省十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课改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卷
2007年四川省广元市中考初中毕业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山东省济宁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四川省凉山州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综试卷(物理部分)
2009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标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2009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课标卷)物理试题
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2009年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0年中考欧姆定律实验试题汇编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