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高考物理考生应该多做题才能巩固知识点,以下是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B.质点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是零
C.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15.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线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m,则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
A.0.5 s
B.1.5 s
C.3 s
D.3.5 s
16. 如图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物体相遇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
17.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B并跨过滑轮,起初A悬空,B静止于斜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上的一点,使A从竖直缓慢移动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子的张力一直减小
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C.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
18. 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设两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如图甲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共同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如图乙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固定斜面向上拉两物块使之共同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如图丙所示,则x1∶x2∶x3等于
A.1∶1∶1
B.1∶2∶3
C.1∶2∶1
D.无法确定
19.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0.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原长为
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
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相等
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1.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A. 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
D. 0~t3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
22.(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2)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及对应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9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面标明A,第六个点下面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面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面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面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14.56 cm,CD=11.15 cm,DE=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3分)设宇航员在某行星表面上从高32 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不计阻力),测得在下落最后1 s内所通过的距离为14 m,则重物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
25.(19分) 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
(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1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
(2)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时间为多长?
选考题: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五选三,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错一个扣3分)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1 m/s,波长为0.5 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E两点始终位于波峰位置
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 cm
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D.从图示时刻起经1 s,B点通过的路程为80 cm
E.D点振动频率为2 Hz
(2)(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这条直线上相距d=1.5 m的A、B两点,其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已知波长1 m,求这列波的波速v.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B 15.C 16.B 17.D 18.A 19.AC 20.CD 21.BC
22.(每空2分,共计6分)
F
① 步骤C,遗漏掉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方向;
② 步骤E,遗漏掉将结点任然拉到位置O。
23.(每空3分,共计9分)
0.986 m/s, 2.58 m/s2, 5.99 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13分)
解析:设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h=12gt2① (5分)
h-14=12g(t-1)2② (5分)
由题意知h=32 m,
由①②解得t1=4 s,t2=47 s(舍去),
所以t=t1=4 s,g=4 m/s2. (3分)
25.(19分)
34.(15分)
(1)(5分)BDE
(2)(10分)
解析:由A、B两点振动图象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T=410-3 s
若波由A向B传播
d=n1+341=1.5 m(2分)
又1 m
所以1=41.53=2 m(1分)
传播速度v1=1T=2410-3 m/s=500 m/s(1分)
若波由B向A传播
d=n2+142=1.5 m(2分)
又1 m
所以2=6 m(1分)
或2=1.2 m(1分)
传播速度v2=2T=1 500 m/s(1分)
或v2=2T=300 m/s.(1分)
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68
高一物理电子的发现
电路的连接方式教案1
高一物理磁现象和磁场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西充中学下期中考试题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1
电阻教案1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1
电话和传感器教案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下期末试卷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高一物理简单的逻辑电路
电阻教案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案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下识记检测题
高一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67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74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通州市2015下期末测试卷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小屯中学下期末测试题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66
电阻教案3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71
电阻教案5
电阻教案4
物理八年级人教新课标实验教材电功率单元目标测试试卷
高一物理下册课时导学案69
简单机械和功教案2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