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三中2014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卷
14.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必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15. 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一侧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 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16.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
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 )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物体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
17. 关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速率逐渐增加的直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做变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改变
C.物体做变速率圆周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D.物体做匀速率曲线运动时,其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18. 双人滑运动员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做表演,甲运动员给乙运动员一个水平恒力F,乙运动员在冰面上完成了一段优美的弧线MN。vM与vN正好成90角,则此过程中,乙运动员受到甲运动员的恒力可能是图中的
A. F1 B. F2 C. F3 D. F4
19.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飞过观察点B点正上方A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炸弹落在观察点B正前方L1处的C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正前方L2处的D点,且L2=3L1,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飞机第一次投弹的速度为
B.飞机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
C.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为
D.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内飞机飞行距离为
20. 跳台滑雪运动员的动作惊险而优美,其实滑雪运动可抽象为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设可视为质点的滑雪运动员从倾角为的斜坡顶端P处,以初速度v0水平飞出,运动员最后又落到斜坡上A点处,AP之间距离为L,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改变初速度v0的大小,L和t都随之改变。关于L、f与v0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L与v0成正比 B.L与v0成反比C.t与v0成正比 D.t与v02成正比
C.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h2),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D.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23.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
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山坡倾
角为,由此可算出 ( )
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 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C.炸弹的飞行时间 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
三、非选择题
24. 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10 min到达对岸下游120 m处;若船头保持与河岸成角向上游航行,则在出发后12.5 min到达正对岸,求:
(1)水流速度大小v1; (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v2;
(3)河的宽度; (4)船头与河岸的夹角。
26. 某电视台娱乐节目,要求选手要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v0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高度差H=1.8 m,水池宽度s0=1.2 m,传送带A、B间的距离L0=20.85 m,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人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一个△t=0.5 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2 m/s2、方向向右的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
(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0=3 m/s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从开始跃出到跑至传送带右端经历的时间;
周考物理参考答案
14.A 15.BD 16. B 17.AD 18.C 19.AD 20.C 21.CD 22.D 23.ABC
24. 26.
2014年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卷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考物理试题栏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在物理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尝试
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自动上坡的杠杆
一个易疏忽的问题
课程改革中探究式教学的功能
物理新课改矫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动量和动能的本质的区别
双线教学法初探
前沿物理知识教学的问题与反思
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物理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六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究
物理学史引入物理教学的作用
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必须与课程改革同步
物理教学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
未来教育新定律
物理教学中的“探索 发现”法
中学物理美育的初探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在新课标物理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基础物理教学的改革路向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初中物理的学习技巧
多因素问题的科学探究
物理教育的路该怎样走
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方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