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部分物质对另一部分物质发生作用(直接接触或通过场)时,必然要受到另一部分物质对它的反作用。精品小编准备了物理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三章同步练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产生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例如一个人用很大的力挥动网球拍,却没击中球,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B.力的产生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例如物体冲上光滑斜面,在沿斜 面上升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冲力,这个力没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说明这个力就不存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吸引铁钉,可见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解析: 球拍没有击中球,球拍对外没有施力,但觉得手用了很大的力,那是因为手臂的肌肉群之间有力的作用.有力必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找不到受力物体或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A错.物体沿斜面上冲运动是由于惯性而运动的,沿斜面向上的力在这里根本不存在.B错误.磁铁吸引铁钉,是因为磁铁周围有磁场,磁场对铁钉有力的作用,如果没有磁铁,就不会产生磁场,对铁钉就不会有力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D错.故本题选C.
答案: C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B.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解析: 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故A正确,同时也说明了B、D不正确,如弹簧受外力被拉伸稳定后,发生了形变,但运动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共同决定,故C错误.
答案: A
3.关于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时物体才受重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和杆秤都能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D.在同一地点,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解析: 物体无论运动或静止都受重力作用,A错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 在地面上,施力物体就是该物体,而物体所受的重力作用在该物体上,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不是一回事,故B错误;杆秤测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C错误;在同一地点,g为常量,由公式G=mg知,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D正确.
答案: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弹簧压缩后再反 过来给手一个作用
B.运动员将垒球抛出后,垒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垒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
C.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 受力的作用
D.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一定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答案: BD
5.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不同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当用同一弹簧秤测量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
C.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D.形状规则的物体(例如正方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是典型的错误说法;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所受重力的大小一般不同,利用弹簧秤测量当然也一般不同;影响重心的分布有两个因素,一是质量分布是否均匀,二是物体的几何外形,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处.
答案: C
6.关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两物体相互作用不 一定直接接触
解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施力物 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必定是成对出现的,故A正确;有力作用的两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如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故B错,D正确;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如在同一 光滑水平面上挨在一起的两个物体,故C错.理解力的相互性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答案: AD
7.下图中表示的是小车所受外力F的图示,所选标度都相同,则对于小车的运动,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F1和F2 B.F1和F4
C.F1和F3、F4 D.都不相同
解析: 判断作用效果是否相同,应从力的三要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去考虑,三要素相同则作用效果相同,选项B正确.
答案: B
8.甲、乙两拳击运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的肩部,观众认为,甲运动员(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肩部)是受力物体,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尽管 乙避开了甲的拳头,但乙仍受到甲的作用力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任何一个力,都必须具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要明确某力是谁对谁的作用力,前者为施力物体,后者为受力物体,甲用力将拳头击出,但击空了,胳膊对拳头施了力,但拳头对乙没有施力,故应选C.
答案: C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 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力都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B.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强的
C.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完全独立的,不可能再统一了
D.万有 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
解析: 在当前的研究水平上,可以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相互作用归纳为四种,A正 确;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万有引力是最弱的,B错误;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发现了几种基本相互作用之间的统一关系,如弱电统一,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最终有可能统一为一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C错误;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长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短程力,D正确.
答案: AD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物理高一年级必修一第三章同步练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9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二7.10《经典力学的局限性》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10《经典力学的局限性》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10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