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章节测试题,希望大家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而得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推理得出的结论.所以正确选项为C.
【答案】 C
2.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外力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A.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外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C.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外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速度方向总是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速度方向可能与合外力方向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合=ma与F合方向相同,但a与v方向无关.
【答案】 B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答案】 B
4.下列几种情况中,升降机绳索拉力最大的是()
A.以很大速度匀速上升
B.以很小速度匀速下降
C.上升时以很大的加速度减速
D.下降时以很大的加速度减速
【解析】 当重物处于超重时,升降机绳索拉力最大,所以可能的情况有加速向上或减速下降.
【答案】 D
5.在升降机中要使用天平来称物体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论升降机做何种运动;都可以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只有在升降机做匀速运动时才能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C.当升降机具有方向向下、大小为g的加速度时,不能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当升降机具有方向向上、大小为g的加速度时,不能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解析】 当升降机以a=g向下加速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天平无法正常使用所以C正确.当升降机以a=g向上加速时,物体与砝码同处于超重状态,当砝码的质量与物体质量相等时,对天平的压力相等所以天平仍能使用,故B、D错误.
【答案】 C
6.一物体重为50 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如图所示加上水平力F1和F2,若F2=15 N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1的值可能是(g=10 m/s2)()
A.3 NB.25 N
C.30 N D.50 N
【解析】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f=G=10 N;
若物体向右做匀加速运动:F1-(F2+Ff)=maF1=25 N+ma,即F1
若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F2-(F1+Ff)=maF1=5 N-ma,即F15 N.
【答案】 ACD
7.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一观光电梯升降过程中的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观光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在5 s~10 s内,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C.在10 s~20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D.在20 s~25 s内,观光电梯在加速下降,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BD
8.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5个共点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10 N和15 N的两个力,其余的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该物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0 m/s2
B.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是5 m/s2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 m/s2
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 m/s2
【答案】 AC
9.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一艘万吨巨轮,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A.巨轮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一旦施力于巨轮,巨轮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
C.由于巨轮惯性很大,施力于巨轮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具明显的加速度
D.由于没有摩擦,施力于巨轮后,巨轮立即产生一个很大的速度
【答案】 B
10.在火车的车厢内,有一个自来水龙头C,第一段时间内,水滴落在水龙头的正下方B点,第二段时间内,水滴落在B点的右方A点,如下图所示.那么火车可能的运动是()
A.先静止,后向右作加速运动
B.先作匀速运动,后作加速运动
C.先作匀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析】 水滴落在B的右方,说明火车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可能是向左做加速运动或向右做减速运动.
【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共60分)
11.(8分)如图甲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0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 (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②C
12.
(8分)为了测量两个质量不等的沙袋的质量,由于没有直接测量工具,某实验小组应用下列器材测量: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砝码一套(总质量为m=0.5 kg)、细线、米尺、秒表,他们根据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改变实验条件进行多次测量,选择合适的变量得到线性关系,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沙袋的质量.操作如下:
(1)实验装置如图,设左右两边沙袋的质量分别为m1、m2;
(2)从m中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右边沙袋中,剩余砝码都放在左边沙袋中,发现m1下降m2上升;
(3)用米尺测出沙袋m1从静止下降的距离h,用秒表测出沙袋m1下降时间t,则可知沙袋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__
(4)改变m,测量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________(选填a~m 或a~1m)图线;
(5)若求得图线的斜率k=4 m/kgs2,截距b=2 m/s2,沙袋的质量m1=________kg,m2=________kg.
【答案】 (3)2 h/t2 (4)a~m (5)3 1.5
13.(10分)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质量为70 kg的人通过光滑定滑轮,将质量为5 kg的重物以0.2 m/s2的加速度向上加速提升.若绳与竖直方向夹角=37,人始终相对地面静止.求:
(1)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多大?(sin 37=0.6 g=10 m/s2)
【解析】 (1)对物体:FT-mg=ma
解之得FT=m(g+a)
解之得:Ff=m(g+a)sin =30.6 N
(2)FN=Mg-m(g+a)cos =659.2 N.
【答案】 (1)30.6 N (2)659.2 N
14.
(10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飞行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上、下壁上各安装一个可以测力的传感器(可测压力和拉力),分别连接两根劲度系数相同(可拉伸可压缩)的轻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都固定在一个滑块上,滑块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现将该装置固定在一飞行器上,传感器P在上,传感器Q在下.飞行器在地面静止时,传感器P、Q显示的弹力大小均为10 N.求:
(1)滑块的质量;(地面处的g=10 m/s2)
(2)当飞行器竖直向上飞到离地面R4处,此处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R是地球的半径)
(3)若在离地面R4处时,传感器P、Q显示的弹力大小均为F=20 N,此时飞行器的加速度是多大?传感器始终竖直方向放置,P在上,Q在下.
【解析】 (1)m=Gg=2Fg=21010 kg=2 kg
(2)mg=GMmR+R42,mg=GMmR2
解之得g=R2R+R42g=6.4 m/s2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g=ma
所以a=2F-mgm=13.6 m/s2.
【答案】 (1)2 kg (2)6.4 m/s2 (3)13.6 m/s2
15.(12分)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 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 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 m/s时撑杆起跳,到达最高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 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 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 kg,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小.
【解析】 (1)设助跑距离为x,由运动学公式v2=2ax解得x=v22a=32.4 m
(2)运动员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设接触软垫时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公式有v2=2gh2
设软垫对运动员的作用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由运动学公式a=vt解得F=1 300 N.
【答案】 (1)32.4 m (2)1 300 N
16.(12分)如下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有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正以6 m/s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可以视为质点),从h=3.2 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经过A点时,不管是从斜面到传送带还是从传送带到斜面,都不计其速率变化.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向左最多能滑到传送带左右两端AB的中点处,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到斜面末端需要多长时间?
(2)传送带左右两端AB间的距离LAB为多少?
(3)如果将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的B点,它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为多少?
【解析】 (1)对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有
mgsin =ma
hsin =12at2
得t=2hgsin2 =1.6 s
(2) 对物体从开始运动到传送带AB的中点处,有
v=at=51.6 m/s=8 m/s 0=v2-2gL2 得L=12.8 m
(3)对物体从传送带的B点到与传送带共速,有v2=2gS
得s=3.6 m
又对物体从A点到斜面最高点,有0=v2-2ah/sin
得h=1.8 m.
【答案】 (1)1.6 s (2)12.8 m (3)1.8 m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章节测试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祝大家学业有成。
2007年安徽省枞阳二中初三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201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试题及答案
2010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
2005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6年镇南中学初二物理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2年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竞赛初赛题
2003年山东省日照市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2012长沙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模拟试题卷
2006年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7年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训练题及答案
200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河南赛区)
2005年安徽省安庆四中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河南赛区)
2004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物理竞赛试题
2005年内蒙古满洲里市初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2006年山东省沂源县初三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2004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预赛试题及答案(河南赛区)
2008年广东省萝岗区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2010年第二十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试题
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北京市)
2007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二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长鸿杯)
2006年江西省上饶二中初二物理下学期竞赛试题
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2008年广东省萝岗区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2006年山东省青岛市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2007年初中物理竞赛训练题及答案
2003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04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