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
查字典物理网为同学总结归纳了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希望对考生在备考中有所帮助。预祝大家暑期快乐。
对于绕轴转动的物体,描述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有角速度等物理量.类似加速度,角加速度描述角速度的变化快慢,匀变速转动中为一常量.下列说法错误獉獉的是(C)
A.的定义式为 B.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
C.匀变速转动中某时刻的角速度为0,经过时间t后角速度为
D.匀变速转动中某时刻的角速度为0,则时间t内转过的角度为
2.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在空中某一高度将一小球水平抛出,取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初速度方向为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轴正方向,得到其运动的轨迹方程为y=ax2(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则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得A.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 B.物体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C.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D.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
如图所示,虚线所示的圆是某电场中某等势面的截面.两个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从电场中P点沿等势面的切线方向飞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则在开始运动的一小段时间内(粒子在图示区域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粒子所受电场力逐渐变小,粒子所受电场力逐渐变大
B.粒子的速度将逐渐减小,粒子的速度将逐渐增大
C.、两粒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必定相反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均减小4.(贵州省六校联盟201届高第次联考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2L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5.2014届高三第次联考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B.
C.
D.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6.(2014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如图,在一半经为R的球面顶端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现给物块一初速度v0,,则(D)
A.若,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
B.若球面是粗糙的,当时,物块一定会沿球面下滑一段,再斜抛离球面
C.若,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为R
D.若移,则物块落地点离A点至少为2R
7.2014年西工大附中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如图所示,在斜面上的O点先后以和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小球,则从抛出至第一次着地,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可能为 ACD )
A.2 :3 B.4 :5C.4 :9 D.3 :5.2014年西工大附中第一次适应性训练下列图中实线为河岸,河水的流动方向如图中v的箭头所示,虚线为小船从河岸M驶向对岸N的实际航线。则其中可能正确的是AB )
9.(湖南省2014届高三六校联考物理能力试题=45?,实验时获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水平射程x,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Fx图象,g取10m/s2,则由图可求得圆弧轨道的半径R为(B)
A.0.125 m B. 0.25 m C.0.50 m D.1.0 m
10.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内侧壁半径为R,小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B.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的最小速度vmin=
C.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下的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无作用力
D.小球在水平线ab以上的管道中运动时,外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m的小球压缩,小球与弹簧不粘连且离地面的高度为h,静止时细线与竖直墙的夹角为,不计空气阻力。现将拉住小球的细线烧断,则关于小球以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绳子烧断瞬间的加速度为 D.落地时的动能等于mgh
12.(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Fv2图象如乙图所示。则( )
A.小球的质量为
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v2 =c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13. (湄潭中学2014学年第一模拟试题)2013年9月9日,WTA官网公布最新一期网球女单选手世界排名,我国女选手,如图所示李娜在边界A处正上方B点将球水平向右击出,球恰好过网C落在D处,已知AB=,=,CD=,网高为h2,不计空气阻力A.球网的高度h2B.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对方界内
C.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D.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高于h2),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
14.(山西大学附中2014年高三5月理科综合试题)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小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v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为(A)
A.vsin B.vcos C.vtan D.vcot
15.(山西省忻州一中 长治二中 临汾一中 康杰中学2014学年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
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表演飞车走壁其简化后的模型如图所示,表演者沿表演台的侧
壁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表演时杂技演员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不变,摩托车与侧壁间沿侧壁
倾斜方向的摩擦力恰好为零,轨道平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侧壁倾
斜角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H越高,角速度越大
B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H越高,线速度越小
C侧壁对摩托车提供的向心力随高度H变大而减小
D侧壁对摩托车提供的向心力不随H的变化而变化
16.如图所示,在离地面H=5.45m的O处用长L=0.45m的细线挂一质量为g的爆竹(火药质量忽略不计),把爆竹拉起至D点使细线水平伸直,点燃导火线后将爆竹无初速释放,爆竹刚好到达最低点B时炸成质量相等的两块,一块朝反方向水平抛出,落地A距抛出水平距离s=5m。另一块细线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C。火药爆炸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爆炸瞬间爆炸瞬间反向抛出的那一块的水平速度大小爆炸瞬间圆周运动的那一块速度大小圆周运动的那一块通过最高点时[来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
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
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
在斜面的中点Q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B )
A.va=2vb B.va=vb
C.ta=2tb D.ta=2tb
19、(孝感三中2014届高三综合检测)右图为过山车以及轨道简化模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BC )
A.过山车在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B.过山车在圆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应不小于
C.过山车在圆轨道最低点时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D.过山车在斜面h=2R高处由静止滑下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20.(孝感市2014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如图所示,某人向对面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石块, 分别落到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A)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21.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其表面上方高度为aR的位置,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金属小球,水平射程为bR,a、b均为数值极小的常数,则这个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A.B.C. D.10.(长沙市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检测物理试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以恒定速率v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相同滑块(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 )
A.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
B.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C.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不相等
D.若甲、乙滑块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则所受摩擦力的功一定相等
15 (中原名校2014年高考仿真模拟统一考试)
2014年4月l8日河南省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省市县级相关领导 出席了会议,会上放飞了象征着欢乐祥和的气球。假定C(15)班学生小明放飞气球时,天空中由南向北吹着柔和的风,且风速恒定,地球周围空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不考虑运动过程中气球体积的变化。则气球在运动过程中( C )
A.气球在空中加速上升过程受到重力和浮力两个力作用
B.气球最终将匀速向北运动
C.气球达到最大速度后,水平方向不受力
D.由于受到风力作用,气球达到最大速度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减少
22.2014年西工大附中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1.00 m的水平光滑圆桌面,圆心为O,有一竖直立柱,其横截面为圆形,半径为r=0.1 m,圆心也在O点。一根长l=0.757 m的细轻绳,一端固定在圆柱上的A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0.075kg的小球,将小球放在桌面上并将绳沿半径方向拉直,再给小球一个方向与绳垂直,大小为v0=4 m/s的初速度。小球在桌面上运动时,绳子将缠绕在圆柱上。已知绳子的张力为T0=2 N时,绳就被拉断,在绳断开前球始终在桌面上运动。试求:
(1)绳刚要断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多少;
(2)小球最后从桌面上飞出时,飞出点与开始运动的点B之间的距离为多少。(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因为桌面光滑,绳子一直处于张紧状态,因此小球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设刚要断开时,绳的伸直部分的长度为x,则
T0=,解得x==0.60 m
(2)绳子刚断开时缠绕在圆柱上的长度为x=l-x=0.157 m,缠绕部分对应的圆心角为==,之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xCE==0.8 m,xBE=1.357 m,xBC==1.58 m。
2.如图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可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OO匀速转动,在圆心O正上方h处有一个正在间断滴水的容器,每当一滴水落在盘面时恰好下一滴水离开滴口。某次一滴水离开滴口时,容器恰好开始水平向右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将此滴水记作第一滴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相邻两滴水下落的时间间隔;
(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在一条直线上,求圆盘转动的角速度。
(3)第二滴和第三滴水在盘面上落点之间的距离最大可为多少?;
由h=gt2,可得t= 4分
(2)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在一条直线上,t时间内圆盘转过的弧度为k
= = =k,k=1,2 4分
(3)第二滴和第三滴水的落点恰能在一条直径上且位于O点两侧时,距离最大
s1=v2t1分, s2=v3t 1分
所以s= s1+ s2=v2t+1分 s=5 v
23.2014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13分) 图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质量m=1kg)从A处无初速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设物品进入转盘时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并随转盘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两处的距离L=9m,传送带的传输速度=2.0m/s,物品在转盘上与轴O的距离R=5m,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m/s2。
(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
(2)物品从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外力对物品总共做了多少功
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多大?
: (1)设物品质量为m,物品先在传送带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大小为s1.由 1mg=ma v2=2as 得 s1=1m
之后,物品和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1= 2s1 /v =1s
匀速运动的时间 t2=(L?s1)/v =4s (2分)
所以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t=t1+t2=5s (2分)
(2)由 动能定理,物品从A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外力对物品总共做功
W= m v2/2-0=2J (3分)
(3)物品在转盘上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物品在转盘上恰好无相对滑动时,有 2mg=m v2 /R 得 2= v2/ gR =0.08 (3分)
10分)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倾斜直轨AB与水平直轨CD长均为L=3m,圆弧形轨道APD和BQC均光滑,BQC的半径为r=1m,APD的半径为R,AB、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O2A、O1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穿在滑轨上,以Ek0的初动能从B点开始沿AB向上运动,小球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均无能量损失。(g=10m/s2,sin37=0.6,cos37=0.8,sin18.5=0.32,cos18.5=0.95,tan18.5=,cot18.5=3)求:
(1)要使小球完成一周运动回到B点,初动能EK0至少多大?
(2)小球第二次到达D点时的动能;
(3)小球在CD段上运动的总路程。
解析:(1)R=Ltan18.5+r=2m
Ek0=mgR(1-cos()+ mgLsin( +(mgLcos( 代入 解得Ek0=48J
(2)小球第一次回到B点时的动能为:
EkB=mg2R-mgr(1+cos()-(mgL=12J,小球沿AB向上运动到最高点,距离B点为s
则有:EkB=(mgscos(+mgssin(, 代入 解得s=18/13m=1.38m
小球继续向下运动,当小球第二次到达D点时动能为
=12.6J
(3)小球第二次到D点后还剩12.6J的能量,沿DP弧上升后再返回DC段,到C点只剩下2.6J的能量。因此小球无法继续上升到B点,滑到BQC某处后开始下滑,之后受摩擦力作用,小球最终停在CD上的某点。
由动能定理: 可得小球在CD上所通过的路程为s=3.78m
小球通过CD段的总路程为S总=2L+s=9.78m
25. (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模拟试卷) (13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 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等高的D点,g取10 m/s2,sin37=0.6,cos37=0.8.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处的速度大小为4 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解析:(1)A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2R-R)-mgcos37=0-0 (分)解得:=tan37=0.375 (分)
(2)若滑块能到达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N= vC=2 m/s(2分)
A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cos37=mv-mv(2分)v0=2 m/s(1分)
(3)滑块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
x=vCt,y=gt2(2分)tan37= (1分)
5t2+3t-0.8=0解得t=0.2 s(1分)
26(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14分)如图所示,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37,另一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C点右侧的水平路面上紧挨C点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1kg,上表面与C点等高。质量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v0=1.2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0.2,木板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05,取g=10m/s2。(sin37=0.6 ,cos37=0.8)试求:(1)物块经过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若木板足够长,请问从开始平抛至最终木板、物块都静止,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是多少?(1)(7分)物块经过圆轨道上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6N;
(2)(7分)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Q=18J。
27、(孝感三中2014届高三综合检测)(10分)如图所示,半径R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端点B和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端点C为轨道的最低点水平面。质量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A点以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B端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沿水平物块与间的动摩擦因数g=10 m/s2。求:
1)小物块经过轨道上B点时速度的大小;2)小物块经过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的;
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1)小物块恰好从B端沿切线方向进入轨道B = = 4 m/s (1分
(2)小物块由B到C机械能守恒1+sin)= mC2-mB2
在C点 解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经过轨道上C点时对轨道压力为8
(3)小物块mB2+mgR(1+sin)-mgL= 0.142 J +0.1100.4(1+) J-0.50.1101.2 J=0.8 J
28.(1分)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建立xoy平面直角坐标系: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向南方向为y轴正方向。现有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从t = 0时刻开始,在第一个2s内对质点施加一个向东方向大小为2N的水平拉力F在第二个2s内将此力F改为向南方向,大小不变第三个2s内再将此力F改为向东偏北450方向,大小不变。求:
⑴.第4s末质点的速度(结果可以用根式表达)
⑵.第6s末质点的位置坐标 第二个2秒质点做类平抛运动,V2X =V1 = 4m/s
V2Y =a t = 4m/s 1分
X2 =V2X t =8m Y2= at2/2 =4m 1分
所以:⒈ 前4秒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4 m1分
⒉ 第4秒末质点的速度为4m/s 方向东偏南4502分
⒊ 第3个2秒内质点还是做类平抛运动 1分
沿V2方向运动S3=42=8m 1分
沿垂直V2方向运动S4=at2/2 =4m 1分
故第6秒末质点的位置坐标为:
X= 4+8+S3sin450+S4sin450 = (20+2)m 1分
Y= 4+S3sin450 -S4sin450 = (12-2)m 1分
以上就是高一物理寒假作业试题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农村初中在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尝试
浅谈初中物理课改教材中“实验”研究
我与物理新课改共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生活中的物理学习探究
对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思考
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常见问题与典型案例分析
新课标理念下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策略
从生活走进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探讨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实验助力,打造创新型物理课堂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师能力的新要求
新课程“活动”栏目与课堂教学的变革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
新教材、新特点、新理念、新转变
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初探
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浅论民族地区初中物理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对策
新课标物理教学下的改革探索
谈教师在实施新教材中必须遵循的四条原则
“新”课堂教学的几大误区及对策
新课改下的物理习题教学
论新课标下物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浅谈探究式物理教学中“寓教于乐”的尝试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解与达成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联想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