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4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习题
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的2014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习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预祝大家暑期快乐。
1.(多选)如图2-3-10所示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像,图像上有a、b、c三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3-10
A.a、b两质点此时刻速度方向相同
B.a、c两质点此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同
C.c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a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解析】 a、b两质点在相邻的波峰与波谷之间,振动方向相同,a、c两质点都位于x轴下方,加速度方向均指向y轴正方向.由于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a、c两质点的速度方向无法判断,故C、D选项错误.
【答案】 AB
2.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A周期是0.2 s B波长是0.5 m
C波速是2 m/s D经1.6 s传播了8 m
【解析】 由题意知=0.1 s,故T=0.4 s,A错误;x==0.5 m,故=2 m,B错误;由v== m/s=5 m/s,C错误;经t=1.6 s传播的距离x=vt=51.6 m=8 m,D正确.
【答案】 D
3.某地区地震中的横波和纵波传
图2-3-11
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2-3-11所示).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正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解析】 由于地震波中的纵波传播速率较大,即纵波先到达地震仪,根据纵波的特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故弹簧振子P先振动;设震源与地震仪的距离为x,根据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有-=t,代入数据得x=36 km.
【答案】 A
4.(2013西安高二检测)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2-3-12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图2-3-12
A.2 m/sB.3 m/sC.4 m/sD.5 m/s
【解析】 由题图知波长=8 cm,若波向右传播,则T=0.02 s,波速v===1 m/s.若波向左传播,则T=0.02 s,波速v===3 m/s,选项B正确.
【答案】 B
5.(2013海南中学检测)一列波长大于1 m的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处在x1=1 m和x2=2 m的两质点A、B的振动图像如图2-3-13所示.由此可知()
图2-3-13
A.波长为 m
B.波速为1 m/s
C.3 s末A、B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D.1 s末A点的振动速度大于B点的振动速度
【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知,振动的周期为4 s,3 s末质点A的位移为-2 cm,质点B的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1 s末质点A的振动速度为零,质点B的振动速度最大,选项D错误;由题图可知A、B两点相距为,所以其波长为 m,波速为 m/s,选项A正确,B错误.
【答案】 A
6.(多选)(2013北京西城区期末)一列波源在x=0处的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02 s,t0时刻的波形如图2-3-14所示.此时x=12 cm处的质点P恰好开始振动.则()
图2-3-14
A.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C.此后一个周期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8 cm
D.这列波的波速为4.00 m/s
【解析】 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选项A错误,B正确;此后一个周期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个振幅,为45 cm=20 cm,选项C错误;这列波的波长8 cm,波速为4.00 m/s,选项D正确.
【答案】 BD
7.(2010上海高考)如图2-3-15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t1=0和t2=0.5 s(T0.5 s)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t3=7.5 s时波形的是图()
图2-3-15
【解析】 由题可知=0.5 s,T=2 s.t3=7.5 s=3T,再由特殊点振动法可以确定D选项正确.
【答案】 D
8.(多选)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2-3-16所示,经过0.25 s图中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位置,此后再经0.75 s,P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是()
图2-3-16
A.位移是2 cm,速度为零
B.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的方向
C.位移是-2 cm,速度为零
D.位移是零,速度方向沿-y的方向
【解析】 此列波没有给出传播方向,因而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传播,P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由此入手确定0.75 s后的位移和速度.
如果此波向左传播,此时P点运动方向向上,经 0.25 s,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此时经过T,此后再经 0.75 s,即T,P点到达平衡位置并向上运动,故B正确;如果此波向右传播,此时P点向下运动,经0.25 s,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此时经T,此后再经0.75 s,即3个T后,P点到达平衡位置并向下运动,故D正确.
【答案】 BD
9.(多选)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2-3-17所示,此时图中P质点的速度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3-17
A.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A一定到达波峰位置
B.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A一定到达平衡位置
C.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一定到达平衡位置
D.当质点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B一定在x轴下方
【解析】 由质点P此时的振动方向可判断波沿x轴负向传播,P、A间沿x方向的距离为半个波长,因此P位于最低点时,质点A在波峰位置,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A、B间沿x方向距离大于/4,所以A在波峰时,B在平衡位置下方,C错误,D正确.本题考查波动中质点的振动,判断确定P、A,A、B间沿x方向的距离是关键.
【答案】 AD
10.(2011山东高考)如图2-3-18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为t1=0时的波形图,此时P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为t2=0.01 s时的波形图.已知周期T0.01 s.
(1)波沿x轴________(填正或负)方向传播;
(2)求波速.
图2-3-18
【解析】 (1)根据下坡上判断,波向正方向传播.
(2)由题意知,=8 m
t2-t1=T
v=
联立式,代入数据解得
v=100 m/s.
【答案】 (1)正 (2)100 m/s
11.(2013南通检测)如图2-3-19所示为某一介质中的甲、乙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t=5 s时,两质点的振动方向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由于两质点的振动,在介质中形成了两列机械波,两列波的波长之比甲:乙=________.
图2-3-19
【解析】 在t=5 s时,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某一介质中的甲、乙两个质点振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两列波动的周期之比为128=32,两列波的波长之比甲:乙=32.
【答案】 相同 32.
12.如图2-3-20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 s后的波形图线.
(1)若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最小距离;
(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3)若波速为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图2-3-20
【解析】 (1)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
s==4 m(n=0、1、2、3),
可能值有3 m、7 m、11 m,最小距离为3 m.
(2)根据t=T得:T=(k=0、1、2、3),在所有可能的周期中,当k=0时T最大,故Tm=0.8 s.
(3)波在0.2 s传播的距离s=vt=7 m,==1个波长,故可判得波向左传播.
【答案】 (1)3 m (2)0.8 s (3)向左传播
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14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现象阅读理解类问题大练兵(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九(参考答案)
2006年初中物理升学模拟考试题卷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单元测试卷
物理综合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力和机械”考点归类例析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二
《声现象》学习效果与评价试题
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复习电学试卷(参考答案)
光学训练题(参考答案)
有关太阳能利用问题的几个考题
八年级物理学习过程反馈
2010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光现象测验题
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物理综合模拟考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
2006年初中物理升学模拟考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光学训练题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复习电学试卷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
《声现象》学习效果与评价试题(参考答案)
山东省莱州市过西中学200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人教版2005—2006初中物理中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物理力学综合测试题
2010年江苏睢宁双沟第二中学中考物理模拟测试题二(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
2011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八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