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名字的原意表示“谦卑”,反映了他的性格。1473年2月19日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10岁时父死于瘟疫,由舅父瓦琴洛德主教抚养。上中学时就对天文学发生兴趣,曾帮助老师做过日晷和随同观察星空。诗人卡里马赫对他说:“数学和观测是天文学家的两个法宝”,这话对他影响很深,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学术传统。哥白尼从18岁到33岁,就读于波兰克拉科夫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和帕多瓦大学学习医学、教会法、绘画和天文学等。克拉科夫大学受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最早,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经院哲学两派学生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在进步的天文学教授勃鲁采夫斯基的影响下,哥白尼对天文、数学和观测技巧发生极大兴趣,学习越深入,发现托勒密体系存在的问题越多。在意大利时,他访问过手工业24岁时,他和诺法拉共同观测1497年3月9日月掩星(金牛座),这种现象是托勒密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为了改革陈腐的天文学体系,哥白尼一方面努力吸取古希腊学者们各种著作中的精华。继承前人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和同代人的讨论中探索新的真理。
哥白尼选择的天文学课题,正好是当时科学要摆脱经院哲学统治的突破口。天文学这一最古老的学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而且提出了各种理论模型,这些模型直接涉及到人们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大学教授们所讲的托勒密地心体系,虽然建筑在人们的感官证据之上,又合乎《圣经》的古训,但哥白尼说:“人们总习惯于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这是一种偏见”。1512年,他定居在弗龙堡作为教堂僧正,以箭楼为宿舍,以平台作为天文台,进行了三十年的潜心研究。1514年教皇里奥十世曾约请哥白尼及各国天文学家助修历,哥白尼拒绝说:“必须先完成对月亮和太阳运动的研究才有可能修改历法”。
为了使自己的新学说符合客观实际,他一方面制造了三弧仪(标出天体距离)、象限(测定太阳方位)等简陋仪器,坚持观测,甚至1519~1520战争期间也不例外。他在《天体运行论》中所用的27个实例中有25个是他自己的实测记录,如他测得地月平均距为地球半径的60.30倍(现代值为60.27倍)。同时,他用严密的数学运算来核实自己的理论。1509年、1511年的月食,1512和1518的火星位置,1520年的木星与土星位置等都与他的推算相符。1502~1514间他写了一个关于日心假说的拉丁文提纲。为了对付各种非难和困难,他谨慎地经过三次大修改(1512~1516,1525,1540),直到1543年临终前他才看到《天体运行论》的清样。他说:“罗马诗人霍斯第认为作品搁置九年才可问世”,而他的作品却搁置了差不多四个九年!这一巨著所提出的日心说,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向神学发出的挑战书”,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开创了人类在宇宙观上的根本变革,揭开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序幕。
应该把照片放在多远的地方看
“透镜”的教学案例
“透镜及其应用”教材分析
天体的视大小
插在纸上的针和视觉上的别种错觉
“透镜”课堂实录
放大镜的惊人作用
关于“眼睛和眼镜”的教学
月亮在我们眼里有多大
奇怪的车轮
想象的力量
钟楼上时钟的大小
为什么显微镜能够放大
视觉上的错觉
尼普科夫圆盘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颜色的意外变化
我们的天然实体镜
“傻瓜相机”傻在哪
为什么在黑暗中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
实体镜里的星空
怎样寻找回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服装和错觉
通过颜色眼镜
哪个更大
照片的放大
趣谈“猫眼”
很多人还不知道应该怎样看照片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案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