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
一、知道一些约定俗成的提法的含义
课本上经常用一些固定的提法来说明某些现象,这些提法中的某些词语由于已约定俗成,所以具有确定不变的含义,知道了这些提法的含义,就等于知道了隐含条件。
如一物体在光滑面上运动,其中光滑的含义为不计摩擦,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零。
又如一颗手榴弹在空中自由飞行,其中的自由的含义为手榴弹仅受重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手榴弹只受一个力--重力。
二、掌握一些物理现象的出现条件
一定的物理现象的出现,是以具备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当知道什么条件具备时可出现什么现象后,一旦题目给出某种物理现象,马上便可以找出相应的隐含条件。
如一个物体匀速运动,要出现这种现象,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所以隐含条件为:物体不受力或受的是平衡力。
再如,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出现这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重,所以隐含条件是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等于物重。
三、扩大知识面,记住一些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的知识面宜宽不宜窄。即使是一些仅需了解的知识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有些物理量的某些数据(比如物质的密度、比热等)之间的大斜关系也应知道并记祝如在照明电路中接了三盏灯,因为照明电路电压均为220V,且所有用电器除非特别声明外,所以隐含条件为:三灯并联,其电压均为220V。
又如,等质量的铁块和铝块哪个体积大?显然,仅知道质量无法判断,还需知道密度,所以隐含条件为:铁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
四、熟练掌握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理论、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发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掌握了它们,就能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
如,两个用电器串联在某一电路中,由串联电路规律可知,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所以隐含条件为:流过两灯的电流强度相等。
又如,两用电器并联在某一电路中,很显然,由并联电路规律可知,隐含条件为,两灯两端电压相等。
五、注意寻找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外在关系
有些物理量,无任何内在联系,但人为附加一些条件后,便可使它们有一定的外在关系。找出这些关系,就找出了隐含条件。
任何内在联系,但由于都先后装于同一瓶中,而瓶的容积是不变的,所以隐含条件为:水和酒精体积相等。又如.一天平两边分别放一铁块和一铝块,天平平衡,由天平平衡条件可知,其隐含条件为:铁块和铝块质量相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2《光的反射》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超声波》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超声波》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WORD教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2《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3《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WORD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2《温度的测量》WORD教案7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WORD教案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4《平均速度的测量》WORD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单元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WORD教案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3《乐音与噪声》WORD教案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