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对物理学的贡献是发现了著名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时,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越活跃。开始他怀疑是否是由于花粉有生命才出现这种运动的,于是他把花粉浸在酒精里将其杀死、晒干,再放人水中观察,他还用无机物玻璃碎片、小石块碾成的细粉末代替花粉放人水中作试验,同样观察到了这种现象,从而否定了这种运动是由于植物花粉有生命造成的想法。布朗把实验的详细经过、结果记录下来,写成《植物花粉的显微观察》一书,于1828年出版。书中写道:“在经过多次重复的观察以后,我确信这些运动既不是由于液体的流动也不是由于液体的逐渐蒸发所引起的,而是属于粒子本身的运动。”虽然布朗当时并不能解释这种运动的原因,但他精于观察和实验,肯定了这种运动的客观存在,发现了问题,并把问题详尽地记载下来,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
布朗逝世后,随着分子动理论的发展,人们才清楚地知道,这种微小颗粒的奇妙运动是由于微粒受到作热运动的水分子从四面八方不均衡的碰撞所造成的。在布朗工作的基础上,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学家斯莫卢霍夫斯基发表了他们对布朗运动的理论研究成果,得出了关于布朗运动的完整的统计理论,成功地用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解释了布朗运动。1908年法国物理学家佩兰用实验方法验证了爱因斯坦和斯莫卢霍夫斯基的理论。他们和布朗一起,间接地证实了分子的存在及其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无疑是对原子-分子理论和分子动理论的正确性的有力支持,对分子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布朗运动还清楚地表明了统计力学中预言的涨落现象确实存在,使人们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规律性。布朗运动的发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能把原来看不见的分子的微观运动和可以观察到的微粒的宏观运动联系了起来,为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1858年6月10日布朗在伦敦逝世。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1《机械波的产生》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4《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与折射》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A《牛顿第一定律》练习与答案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教案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3《探究摆钟的物理原理》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5《受迫振动与共振》ppt课件
沪科版3-1选修三5.1《磁与人类文明》PPT课件1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C《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课堂练习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3《机械波的描述》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3《热力学第二定律 描述无序程度的物理量》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1《研究简谐运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3.3《液晶与显示器 半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试题解析(二)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1章1.4《探究单摆振动的周期》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5.1~5.3《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C《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2章2.5《波的干涉与衍射》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D《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
2013沪科版选修(3-4)第3章3.2《电磁波的发现》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2.5《空气湿度与人类生活》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1《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E《从牛顿到爱因斯坦》教学参考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2章《气体定律与人类生活》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C《作用与反作用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2013沪科版选修(3-3)3.1《研究固体的性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4.2《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历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3.2《研究液体的表面性质》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2.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pt课件
2013沪科版选修(3-3)第5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高一上3-B《牛顿第二定律》辅导讲义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