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语文复习指导:2013年初二物理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
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
1.通过公式
,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
2.对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
.
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
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二).新课教学
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
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
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准确.
2.求质量
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物理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
,对比可解决
,可以得出
,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4.讲解例题
例题:有一个体积是
减去壳的体积
.
从前边的计算我们看到,这个铜球的密度是
,实际是这个球的平均密度,如果一个物体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这个物体的密度应当是
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
3.总结、扩展
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
(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
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
.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
(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由于
,也就是
所以
,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
探究活动
【课题】鉴别铅球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2013年初二物理教案:密度知识的应用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2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6
苏科版八上《光的色彩 颜色》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光的折射》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3《直线运动》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3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word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3
苏科版八上《升华和凝华》word教案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word说课稿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2《透镜》WORD教案1
苏科版八上《声音是什么》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教案2
苏科版八上《噪声及其控制》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7
苏科版八上《光的反射》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4.1《光的折射》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世界是运动的》WORD教案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