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中考语文复习指导:2013年初二物理教案:二力平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2016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熔化和凝固单元同步练习题: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理学习之“乐”
案例撰写格式
物理教法学法
平抛运动知识点整理: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
精选初三物理直线运动知识点归纳:期末考试复习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运动和力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随堂检测题
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2016届重庆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考点强化检测(带答案)
物理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提升检测(带答案)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和结尾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大策略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一轮复习:紧跟老师复习进度
2015-2016高考物理一轮备考要点及技巧
2016年高考物理寒假复习三点建议
2015初二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随堂检测题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练习:第七单元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点:期末考试复习
物体浮沉条件中易错易混问题解析
运动的描述期末知识点复习:八年级上册物理
盘点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
万有引力期末复习知识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物理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电场知识归纳及例题讲解
当前农村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2016高考一轮备考物理五种创新复习方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