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如何在最后时间里迎接物理考试,以求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一、用“高考原题”吃透《考纲》
1.认真揣摸知识考点在试题中的分布频度,找准“核心主干知识”,制订“重点复习”和“一般复习”的模块。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场(电场、磁场、复合场),电磁感应与电路,力电综合,实验(主要复习仪器的操作、读数与设计实验)。
2.认真研究《考纲》中的能力要求,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考纲》中范例,将五种能力的试题进行分类,找出提升能力的方法,并与学生已有的能力进行整合,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
二、用“分类试题”提升能力
1.在“来龙去脉”中理解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建立物理学的基石。物理概念和规律通常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文字表达、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看到其中的一种表达形式,要能联想到其他,并能够进行不同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如在物理学中,同学们对公式表达形式印象深刻,而对其他表达形式印象比较淡薄,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利用一些“高考原题”进行引导和训练。
2.在“言必有据”中推理
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利用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包括事实、现象、图线、关系、条件、数据等),不断地扩展信息,最后达到试题中所提出目标的过程。扩展信息,要靠推理。
推理要有依据。依据不可靠,会导致结论错误,这个依据就是已知的知识和试题中给出的信息。审题的过程就是捕捉信息的过程。由于同学们或多或少有了一些所谓的解题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的负影响,造成对审题的干扰。我们在复习中应集中一些所谓的“高考易错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知道: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多余的。
推理要有步骤,要合乎逻辑。多数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一系列的推理,就更要注意步骤了,不能因为步骤多就乱了思路、逻辑混乱。我们在复习中应集中一些“高考多过程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让学生做到言必有据、步骤清楚、思路简明。
2013粤教版选修(3-5)2.2《光子》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3.3《氢原子光谱》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1-1)《认识磁场》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1-1)《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5《电势差》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2)2.3《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2)1.5《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6《核能利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1-1)《洛伦兹力初探》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2《探究静电力》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2)1.3《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1《走进原子核》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1《认识静电》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2.1《光电效应》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3《电场强度》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7《了解电容器》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7《小粒子与大宇宙》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2)3.1《认识传感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1-1)《家用电器故障与安全用电》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3.2《原子的结构》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1.5《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第三章《磁场》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3.1《敲开原子的大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4《核力与结合能》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1)1.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word教案
2013粤教版选修(3-2)1.6《自感现象及其应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2.4《光的波粒二象性》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1-1)《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word学案
2013粤教版选修(3-5)4.3《放射性同位素》word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