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不断深化。本文拟就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 电压 电阻→第三节 电阻”一课关于“电阻”概念教学方法做些讨论。
人教社初中物理实验教科书全面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根据《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树立科学价值观,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人教社实验教科书全面体现上述要求,是以“探究”为主线的一部教科书。纵观全书所涉及的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都渗透着探究七要素或七个环节。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就变得十分清晰了。在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自然成为初中物理概念形成的教学过程。按照教材的要求和上面的思路我们设计了“电阻”概念形成教与学的过程。
“电阻”概念形成教与学的过程入下:
从“电阻”概念形成的过程可以看出,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一般都经过对现象的观察和积累阶段,再通过设置问题、实验探究、逻辑思维,抽象出物理模型和最后获得物理概念的过程。初中物理的概念教学,要充分展示有关的现象,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物理事实,使学生认同现象的客观存在,从中发现所要研究的问题。通常通过实验的环节找到问题的答案,再在逻辑思维环节,抽象为数理模型,进而获得物理概念。还要学生知道,物理学中对概念的描述往往有文字、公式和图象三种描述方法。
通过“电阻”概念形成教与学的过程可以看出人教社实验教材物理概念教学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对物理概念过程的探究,实现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往往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电阻”概念形成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是上述三个过程的具体体现;也是探究实验的七个要素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能力提高过程的具体体现。其实在八年级拿到人教社实验教材这本书的时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致同学们”。在这篇“引言”中明确提出本书的特点,“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等。学生正是这样被教材和老师带入“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开始了他们的科学之旅,“探索物理”之旅。我们把人教社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归纳整理不难发现人教社初中物理实验教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与学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很强。现将其概括为“实验+思维+数学”教与学方法。“电阻”概念形成教与学的过程设计就是按照此方法设计的。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9.1《杠杆》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2《力的测量》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6《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word教案3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2《力的测量》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3《能源:危机与希望》教案包(3份)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5《二力平衡》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3《生活中的透镜》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2《浩瀚的宇宙》教案包(3份)
2017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16.2《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6《浮力》word练习题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word教案1
北师大版[2013版]物理八下9.3《功》word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1《压强》word教案1
北师大版[2013版]物理八下9.4《功率》word学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9.2《滑轮》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3《连通器》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3《重力》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7《飞机为什么能上天》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6.4《眼睛和眼镜》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6《物体的浮沉条件》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1《力》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1《探究运动和力关系》word教案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7.4《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word教案1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1《压强》word教案2
2017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word教案